大容量磷酸鐵鋰鋰離子電池化成方法
- 文件介紹:
- 該文件為 docx 格式,下載需要 5 積分
- 大容量磷酸鐵鋰鋰離子電池化成方法
一種大容量磷酸鐵鋰鋰離子電池化成方法,屬于鋰離子電池生產制造技術領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步驟1:小電流充電,充電截至電壓為3.55V-3.6V,恒壓充電至電流為0.02C-0.05C;小電流恒流放電;步驟2:大電流充電,充電截至電壓為3.75V-4.0V,恒壓充電至電流為0.02C-0.05C;小電流恒流放電;步驟3:小電流充電,充電截至電壓為3.55V-3.6V,完成電池化成。本發明限定所述步驟1充電截至電壓,避免金屬鋰在負極結晶,增強電池安全性;所述步驟2以大電流充電,可使碳負極副反應完全,所述步驟3小電流充電,利于形成穩定固體電解質膜,增強電池穩定性能與循環性能。
鋰電池化成流程設計
2010-12-09 11:33
一、化成的目的
化成是為了電池活化,形成穩定的SEI膜,即純化過程,類似金屬處理中的發蘭或淬火。
過程產生氣體反應式:
LiCoO2 充電 LixCoO2+XLi++Xe-
放電
Li++e-+yC 充電 LiCy
放電
其中Y=6,X≈0.5
X=0.5為滿充,電壓為4.2V
X>0.5為過充,過充導致太多鋰離子嵌入碳原子,界面被擠松開不良,放電衰降快,過充過大導致電池起火,
過放為電壓低于3.0V,電池易壞掉,因為無電荷,SEI易損壞。
二、化學階段
1、注液后未活化,自然形成電壓0.3V
2、活化時產生氣體,形成SEI純化膜,各階段如下:
0.3V充電到3.4V 絕大部分氣體逸出 SEI初步形成
3.4V充電到3.9V 全部氣體逸出 SEI膜形成,不夠穩
根據界面穩定程度重復充放電幾次
再利用3.0V←4.2V,1C放電測容量
在充放電轉換中,鋰離子和SEI膜中鋰相互置換而依存。
三、化成流程設計
1、卷繞工藝,界面不良,界面指陰陽+隔離+陽極界面。
① 0.02C(或0.05C)小電流充電→3.4V ;慢充為穩定形成SEI膜。
0.02C充電450分鐘或0.05C充電270分鐘。
② 0.1C大電池銷快充→3.9V;放出全部氣體,因前已形成SEI膜與鋰離子有置換能力,可稍
加大電流;做Degassing(鋼殼抽氣封口) ,放出氣體,再次封裝,這時SEI膜不穩定。
0.1C充電至3.95V,電壓控制。
③ 0.5C 充電 快充→4.2V "可多做幾次以便穩定SEI膜片,界面差,
但液態電解質電導率高"
更大電流
4.2V,0.5C 放電→3.0V
④ 此后 3.0V,01C充電→4.2V 測試1C容量
4.2V,1.0C放電→3.0V
電流大小和SEI膜的關系 SEI膜越多,荷電能力強,電流越大
SEI膜越少,荷電能力弱,電流越小
其中化成和容量測試為不同工序,即①②為化成流程,③④為分容流程。
四、檢查方法
檢驗自放電能力
1、常溫一個月存儲荷電能力
2、 45℃ 7天看OCV或壓降值,并穩定SEI膜
3、85℃ 4hr ,4.2 V 滿充,看存儲性能
4、筆記本電腦電池用 60℃,300 Cycles,80% Cap 標準
容量,阻抗,電壓,厚度等都檢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