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課程設計指導書
- 文件介紹:
- 該文件為 doc 格式,下載需要 1 積分
- 模具課程設計指導書
一、落料沖孔復合模設計實例
(一)零件工藝性分析
工件為圖1所示的落料沖孔件,材料為Q235鋼,材料厚度2mm,生產批量為大批量。工藝性分析內容如下:
1.材料分析
Q235為普通碳素結構鋼,具有較好的沖裁成形性能。
2. 結構分析
零件結構簡單對稱,無尖角,對沖裁加工較為有利。零件中部有一異形孔,孔的最小尺寸為6mm,滿足沖裁最小孔徑 ≥ 的要求。另外,經計算異形孔距零件外形之間的最小孔邊距為5.5mm,滿足沖裁件最小孔邊距 ≥ 的要求。所以,該零件的結構滿足沖裁的要求。
3. 精度分析:
零件上有4個尺寸標注了公差要求,由公差表查得其公差要求都屬IT13,所以普通沖裁可以達到零件的精度要求。對于未注公差尺寸按IT14精度等級查補。
由以上分析可知,該零件可以用普通沖裁的加工方法制得。
(二)沖裁工藝方案的確定
零件為一落料沖孔件,可提出的加工方案如下:
方案一:先落料,后沖孔。采用兩套單工序模生產。
方案二:落料—沖孔復合沖壓,采用復合模生產。
方案三:沖孔—落料連續沖壓,采用級進模生產。
方案一模具結構簡單,但需兩道工序、兩副模具,生產效率低,零件精度較差,在生產批量較大的情況下不適用。方案二只需一副模具,沖壓件的形位精度和尺寸精度易保證,且生產效率高。盡管模具結構較方案一復雜,但由于零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