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電線路繼電保護設計繼電保護課程設計
- 文件介紹:
- 該文件為 doc 格式,下載需要 10 積分
- 輸電線路繼電保護設計繼電保護課程設計電力系統繼電保護的原理和任務
繼電保護原理是利用電力系統中元件發生短路或異常情況時的電氣量(電流、電壓、功率、頻率等)的變化構成繼電保護動作的原理,還有其他的物理量,如變壓器油箱內故障時伴隨產生的大量瓦斯和油流速度的增大或油壓強度的增高。大多數情況下,不管反應哪種物理量,繼電保護裝置都包括測量部分(和定值調整部分)、邏輯部分、執行部分。
繼電保護的基本任務:(1)自動、迅速、有選擇性地將故障元件從電力系統中切除,使故障元件免于繼續遭到破壞,并保證其他無故障部分迅速恢復正常運行。(2)反應電氣設備的不正常工作情況,并根據運行維護的條件(例如有無經常值班人員),而動作于發出信號、減負荷或跳閘。此時一般不要求保護迅速動作,而是根據對電力系統及其元件的危害程度規定一定的延時,以免不必要的動作和由于干擾而引起的誤動作。
2、對繼電保護的基本要求
繼電保護裝置應滿足可靠性、選擇性、靈敏性和速動性的要求:這四“性”之間緊密聯系,既矛盾又統一。
(1)可靠性是指保護該動作時應可靠動作。不該動作時應可靠不動作。可靠性是對繼電保護裝置性能的最根本的要求。
(2)選擇性是指首先由故障設備或線路本身的保護切除故障,當故障設備或線路本身的保護或斷路器拒動時,才允許由相鄰設備保護、線路保護或斷路器失靈保護切除故障。為保證對相鄰設備和線路有配合要求的保護和同一保護內有配合要求的兩元件(如啟動與跳閘元件或閉鎖與動作元件)的選擇性,其靈敏系數及動作時間,在一般情況下應相互配合。
(3)靈敏性是指在設備或線路的被保護范圍內發生金屬性短路時,保護裝置應具有必要的靈敏系數,各類保護的最小靈敏系數在規程中有具體規定。選擇性和靈敏性的要求,通過繼電保護的整定實現。
(4)速動性是指保護裝置應盡快地切除短路故障,其目的是提高系統穩定性,減輕故障設備和線路的損壞程度,縮小故障波及范圍,提高自動重合閘和備用電源或備用設備自動投入的效果等。一般從裝設速動保護(如高頻保護、差動保護)、充分發揮零序接地瞬時段保護及相間速斷保護的作用、減少繼電器固有動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