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大型水壓機的驅動系統和控制系統
- 文件介紹:
- 該文件為 doc 格式,下載需要 1 積分
- 某大型水壓機的驅動系統和控制系統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我國的液壓技術取得了飛速的發展,就水壓機來說,1961年12月,上海江南造船廠成功地建成國內第一臺12000噸水壓機,這臺水壓機的制造成功,為中國重型機械工業填補了一項空白,也為我國的鍛造事業跨進世界先進行列起了重要作用。它主要用于鍛造有色金屬合金的一般鍛件和帶孔的復雜鍛件,特別是用于鍛造航空航天工業需要的特殊加工部件,如飛機大梁、機翼龍骨、長征火箭和巡骯導彈的端環等。它也是鍛造萬噸巨輪發動機主軸、大型發電機轉子軸、大型軋鋼機架、炮管及導彈殼等不可缺少的設備。萬噸水壓機建成后,為國家電力、冶金、化學、機械和國防工業等部門鍛造了大批特大型鍛件;30多年來,仍在正常運轉,為社會主義建設作出了重大的貢獻。本世紀60年代以后,液壓技術隨著原子能、空間技術、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而迅速發展。因此,液壓傳動真正的發展也只是近三四十年的事。當前液壓技術正向迅速、高壓、大功率、高效、低噪聲、經久耐用、高度集成化的方向發展。同時,新型液壓元件和液壓系統的計算機輔助設計(CAD)、計算機輔助測試(CAT)、計算機直接控制(CDC)、機電一體化技術、可靠性技術等方面也是當前液壓傳動及控制技術發展和研究的方向。隨著微電子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傳統的水壓機不管是結構、功能、噸位、操作系統還是控制系統都顯得比較陳舊和落后。比如結構過于復雜、工作的壓力比較小、體積龐大。因此,現在研究水壓機仍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尤其是對現有的水壓機系統和結構進行改造十分必要。
1.2液壓機的發展概況
液壓傳動相對于機械機械傳動來說是一門新技術,但自從18世紀末,英國制成世界上第一臺水壓機以來,液壓技術已經發展了兩百多年。直到20世紀30年代它才較普遍地用于起重機、機床及工程機械。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由于戰爭需要,出現了由響應迅速、精度高的液壓控制機構所裝備的各種軍事武器。第二次世界大
戰結束后,液壓技術迅速轉向民用工業,液壓技術不斷應用于各種自動機及自動生
產線。1884年在英國曼徹斯特首次使用了鍛造鋼錠用的鍛造水壓機,由于它與鍛錘相比具有很多優點,因此發展很快,1893年建造了當時最大的120MN的鍛造水壓機。
隨著航空工業的迅速發展,模鍛液壓機的公稱壓力不斷提高。1934年德國制造了70MN的模鍛水壓機,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又制造了一臺300MN的模鍛水壓機。1955年左右,美國先后制造了二臺315MN及二臺450MN的大型模鍛水壓機。此外在英國、法國、聯邦德國也都先后建造過200MN~300MN的各種大型模鍛液壓機,而在法國安裝的由蘇聯設計與制造的6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