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的機械加工工藝規程編制和專用夾具設計畢業設計說明書
- 文件介紹:
- 該文件為 doc 格式,下載需要 1 積分
- 支架的機械加工工藝規程編制和專用夾具設計畢業設計說明書
一、 對零件進行工藝分析并畫零件圖
1.1 支架的作用及結構特點
支架是起支撐作用的構架,承受較大的力,也具有定位作用,使零件之間保持正確的位置。
在支架高20mm處兩個R12mm寬12mm的凸出部位之間相隔2mm,其中一個上有螺紋孔,另一個上有通孔,則此處構造比較復雜,且在支架高36mm處有2mm寬的一個缺口,這兩部分剛度比較低。中間有Ф30mm的孔,屬于套類結構,伸出部分為一平臺,上有螺紋盲孔,在端部有傾斜60°的凸出部分,起定位作用,此處應力教集中,強度要好。在平臺下面有增強其硬度的肋板。兩個R12mm凸出,2mm寬36mm高處缺口及R10mm凸出部分為復雜結構,其加工存在一定的難度,要求較高,防止其損壞,需要對其進行必要的熱處理。
1.2 零件的工藝分析
主要加工表面Ф30mm中心孔及兩端倒角,上、下端面,M6↓12螺紋盲孔,右端部傾斜60°凸出部分中間孔Ф8mm,左端兩個凸出部分外側面及其中間M10螺紋孔和Ф11孔。
(1)選用灰鑄鐵HT150,硬度150~200HB,負荷低,磨損無關重要,變形很小,經過正火處理。灰鑄鐵件的牌號和應用范圍如表1-1所示。
(2)未標注圓角半徑為R3mm。
(3)加工表面不應該有毛刺、裂縫、結疤、夾渣等缺陷,并應清理清潔。
(4)所有加工表面應光潔,不可有裂縫、壓痕、毛刺、氣孔、凹痕以及非金屬夾雜物。
(5)上下表面應與中心孔軸線保持一定的垂直度0.06mm和平面度0.05mm,中心孔內表面表面粗糙度Ra≤1.6μm,左端兩個凸出部分外表面Ra≤6.3μm,右端部傾斜60°凸出部分中間孔內表面Ra≤1.6μm,為較高精度,且Φ8 。
(6)在加工之前進行人工時效熱處理,對毛坯預備性熱處理,為降低零件硬度,在精加工階段的磨削加工前進行淬火處理,淬火后工件硬度提高且易變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