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制造工藝學答案
- 文件介紹:
- 該文件為 doc 格式,下載需要 1 積分
- 機械制造工藝學答案
一、 工藝過程:由若干工序組成。工序=安裝+工位+工步+走刀
生產過程:原材料——成品;工藝過程:改變形狀位置性能;機械加工工藝過程:機械加工方法來改變形狀位置性能
二、 工藝規程(工藝文件)
核心:確定加工路線
零件的年產量N(綱領)=產品Q* 數量n *(1+備品率a+廢品率b)
三、 基準 1.分類: 設計基準和工藝基準,工藝基準又分為定位基準、工序基準、測量基準、安裝基準
2.粗基準選用原則:不加工表面為粗基準;都加工時,重要表面為基準;大、平、整表面為基準、粗基準不能重復使用
精基準選用原則:基準重合;基準統一;互為基準;自為基準
四、 定位:1工件裝夾方式:夾具裝夾、直接找正、畫線找正
2.六點定位原理:采用6個按一定規則布置的約束點,可以限制工件的六個自由度,實現完全定位。
根據工件加工面的位置度(包括位置尺寸)要求,有時需要限制6個自由度,稱為完全定位;有時僅需要限制1個或幾個自由度,稱為不完全定位。
根據加工面位置度要求必須限制的自由度沒有得到全面限制,這樣的定位稱為欠定位。
工件定位時,同一自由度同時被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約束點約束,這樣的定位稱為過定位。
平面限制3個自由度,短圓柱銷限制2個自由度,菱形銷限制1個自由度
五、 1.加工經濟精度:在正常加工條件下,所能保證的加工程度和表面粗糙度
2.分階段的好處:充分利用資源、能夠及時發現毛胚的缺陷、能夠合理穿插熱處理
3.工序順序安排:先基準后其他;先面后孔;先主后次;先粗后精
六、 余量:加工余量=工序余量+總余量;
工序余量Zb:相鄰兩工序尺寸只差(外表面=a-b,內表面=b-a)a是上工序,b是本工序;
總余量:各道工序余量之和
毛胚——對稱原則; 其他——入體原則(軸上偏差為0,孔下偏差為0)
影響余量的因素:上工序公差Ta;上工序表面粗糙度Ra;上工序形位誤差la;本工序裝夾誤差eb(從成品往前推毛胚尺寸)
尺寸鏈(至少三個尺寸):在機械加工過程中,由同一零件有關工序尺寸組成的尺寸鏈,稱為工藝尺寸鏈;在機器設計和裝配過程中,由有關零件設計尺寸所組成的尺寸鏈,稱為裝配尺寸鏈。
增環、減環;封閉環的公差:所有公差之和;極值ES=增的ES-減的EI;
極值EI=增EI-減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