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拉機左半軸殼體的機械加工工藝規程的制訂
- 文件介紹:
- 該文件為 doc 格式,下載需要 1 積分
- 拖拉機左半軸殼體的機械加工工藝規程的制訂
第1章 零件的分析
1.1 零件的作用
該零件是拖拉機后橋部上的一個主要零件,它與后橋相連,起支承作用。兩端內孔安裝軸承支承傳動軸傳遞動力。
1.2 零件的工藝分析
基半軸殼體兩端為直徑不同的圓柱,中間主要為方形,且中間平面上有一凸臺,上面需加工出四個螺紋孔,用于固定小法蘭外圓上加工出的四個光孔和2個螺紋孔,大端面上需加工出10個也,其中有4個螺紋孔,零件兩端都 須加工中間大平面,直線直接鑄造出即可。
由零件圖可知,其材料是HT200,該材料具有較高的強度,耐麿性、耐熱性,適用于承受較大應力、要求耐磨的場合。
該零件上的主要加工面為兩端外圓面、端面以及兩端內孔、工藝孔。
兩端內孔軸線間同軸度0.05直接影響零件能否合格,兩端外圓面的尺寸精度直接影響兩內孔的加工。
由參考文獻1中有關面和孔的經濟加工精度,及機床能過到的位置精度可知,上述技術要求可以達到,零件的結構工藝性也是可行的。
第2章 確定毛坯,畫毛坯圖
根據零件材料HT200,確定毛坯為鑄件,又知記該零件的生產綱領為大批大量生產,通過計算,該零件質量約為25千克,毛坯質量約為30千克。=由于為大批大量生產,毛坯的鑄造方法選用砂型機器造型。又由于殼體零件內孔較大需鑄出,其余為各孔都 較小,不須鑄出,故需要安放型芯,另外,為消除殘余內應力,鑄造后應安排人工時效處理。
2.1 加工余量確定
由參考文獻1表2.3-6,該種鑄件的尺寸公差等級CT為8-10級,加工余量等級為G級,故取IT為10級,MA為G 級。
同參考文獻,用查表法確定各表面的總余量如下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