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位級進模設計
- 文件介紹:
- 該文件為 zip 格式,下載需要 5 積分
- 定位橋精密多工位級進模設計由以上分析知, 由于零件彎曲成形處多, 因此,合理安排各形狀成形順序,避免成形時相互干涉和優化載體設置是零件順序成形的關鍵。由于零件成形工藝方案擬定過程也是模具結構設計優化過程,故排樣設計時應結合零件結構, 特別是模具將生產兩種零件而使載體合理設置受到限制等具體情況和工廠工藝水平等因素綜合考慮, 因此, 在其輪廓形狀的分解時, 應注意先沖裁帶料中間形狀, 以獲得帶料在模內較多的導向長度和穩定的載體。成形工位的安排應盡量集中, 從而減少模板上讓位孔的設置, 以利于提高模具強度。總體上還應盡量做到沖裁部分與成形部分的相對分離, 便于模具結構設計。
介于以上考慮, 擬定了圖3 所示的成形排樣方案。由圖3 知,該成形方案共由17 個工位完成零件的成形;其中在第1 工位,沖裁導正孔的同時還安排了零件各小孔的沖裁, 并利用側刃沖裁獲得了零件相應輪廓。在第2 至第7 工位安排了成形輪廓沖裁,在各沖裁形孔的分解時,盡量考慮先沖中央輪廓,增加帶料在模內的導向長度和載體剛性, 并便于鑲件設計,優化模具結構。第8 工位為零件頭部的45°冷鐓壓斜成形, 第9 工位設置沿15. 4mm 尺寸沖裁的凸模,通過該凸模,實現對兩種不同零件的產。第10 工位安排了兩處彎曲成形, 獲得零件圖中8.8mm 尺寸, 并作10. 8 ±0. 04mm 尺寸的預成形, 第11 工步空位。第12 工位通過向下彎曲對9. 2mm 尺寸作預成形,第13 工位為空位。第14 工位向上彎曲獲得零件的10. 8 ±0. 04mm 和9. 2mm 等尺寸。第15 工位作零件尾部細長臂下彎曲成形。至此完成零件各彎曲成形,在第16 與第17 工位間分離載體后,以上出件方式獲得零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