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MX粉碎機下機體支承面專用銑床設計說明書
- 文件介紹:
- 該文件為 doc 格式,下載需要 1 積分
- ZMX粉碎機下機體支承面專用銑床設計說明書錘片式飼料粉碎機由上、下機體構成,箱體內有攜帶多個篩片的主軸和呈半圓形的篩網,下機體在粉碎機中主要起支承作用。支承面A、B分別安裝兩軸承座,電動機為主軸提供固定轉速,使主軸多個可徑向擺動的錘片在高旋轉中將篩網中的飼料打碎,粉碎后的飼料通過篩網上小空漏到箱底,同時由篩片旋轉造成真空,將箱底飼料吸至出料口,即完成粉碎飼料的功能要求。由此可見下機體支承面A、B對底平面的等高性偏差,以及支承面間的位置度偏差,將影響軸承的使用壽命,還會使粉碎機下體內壁與篩片底部的間隙不均,直接影響粉碎機的工作效率,因此在工藝上如何保證支承面的加工精度和相應技術要求,對提高整機的使用性能,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
1.2工藝分析
1.2.1定位基準的選擇
a.粗基準的選擇:取下機體的側面為加工底面時的粗基準。由于考慮到下機體零件的側面在鑄造是放置在同一砂箱內,澆鑄過程中,側面在下箱,表面平整,鑄造質量好。以該側面為粗基準加工底平面,能保證側面與底面的垂直度,使粉碎機工作時篩片兩側與下機體內側的間隙較為均勻。
b.精基準的選擇:下機體零件的精基準采用“一面兩孔”的定位原理,以底平面和兩個Ф17孔為精加工的定位基準。后述工序均采用統一的精基準,故而可減少因基準變換帶來的基準不重合誤差,另外也有利于零件安裝,夾緊也較為方便。
1.2.2工藝路線的確定
根據先粗后精、先基準后其它表面、先主要表面后次要表面的機械加工工序安排的設計原則,對下機體的工藝路線作如下設計:
工序1 粗銑底面
工序2 粗銑頂面
工序3 精銑底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