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壓一自動上下料機械手設計
- 文件下載:
-

- 文件介紹:
- 該文件為 doc 格式,下載需要 5 積分
- 液壓-自動上下料機械手設計 工業機械手是人類創造的一種機器,更是人類創造的一項偉大奇跡,其研究、開發和設計是從二十世紀中葉開始的.我國的工業機械手是從80年代"七五"科技攻關開始起步,在國家的支持下,通過"七五","八五"科技攻關,目前已經基本掌握了機械手操作機的設計制造技術,控制系統硬件和軟件設計技術,運動學和軌跡規劃技術,生產了部分機器人關鍵元器件,開發出噴漆,孤焊,點焊,裝配,搬運等機器人,其中有130多臺噴漆機器人在二十余家企業的近30條自動噴漆生產線(站)上獲得規模應用,孤焊機器人已經應用在汽車制造廠的焊裝線上。但總的看來,我國的工業機械手技術及其工程應用的水平和國外比還有一定距離。如:可靠性低于國外產品,機械手應用工程起步較晚,應用領域窄,生產線系統技術與國外比有差距。影響我國機械手發展的關鍵平臺因素就是其軟件,硬件和機械結構。目前工業機械手仍大量應用在制造業,其中汽車工業占第一位(占28.9%),電器制造業第二位(占16.4%),化工第三位(占11.7%)。發達國家汽車行業機械手應用占總保有量百分比為23.4%~53%,年產每萬輛汽車所擁有的機械手數為(包括整車和零部件):日本88.0臺,德國64.0臺,法國32.2臺,英國26.9臺,美國33.8臺,意大利48.0臺。
世界工業機械手的數目雖然每年在遞增,但市場是波浪式向前發展的。在新世紀的曙光下人們追求更舒適的工作條件,惡劣危險的勞動環境都需要用機器人代替人工。隨著機器人應用的深化和滲透,工業機械手在汽車行業中還在不斷開辟著新用途。機械手的發展也已經由最初的液壓,氣壓控制開始向人工智能化轉變,并且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和科技的不斷進步,這項技術將日益完善。
上料機械手與卸料機械手相比,其中上料機械手中的移動式搬運上料機械手適用于各種棒料,工件的自動搬運及上下料工作。例如鋁型材擠壓成型鋁棒料的搬運及高溫材料的自動上料作業,最大抓取棒料直徑達180mm,最大抓握重量可達30公斤,最大行走距離為1200mm。根據作業要求及載荷情況,機械手各關節運動速度可調。移動式搬運上料機械手主要由手爪,小臂,大臂,手臂回轉機構,小車行走機構,液壓泵站電器控制系統組成,同時具有高溫棒料啟動疏料裝置及用于安全防護用的光電保護系統。整個機械手及液壓系統均集中設置在行走小車上,結構緊湊。電氣控制系統采用OMRON可編程控制器,各種作業的實現可以通過編程實現。
國內外實際使用的多是定位控制的機械手,沒有“視覺”和“觸覺”反饋。目前,世界各國正積極研制帶有“視覺”和“觸覺”的工業機械手,使它能夠對所抓取的工件進行分辨,能選取所需要的工件,并正確的夾持工件,進而精確地在機器上定位、定向。
為使機械手有“眼睛”去處理方位變化的工件和分辨形狀不同的零部件,它由視覺傳感器輸入三個視圖方向的視覺信息,通過計算機進行圖形分辨,判別是否是所要抓取的工件。
為防止握力過大引起物件損壞或握力過小引起物件滑落下來,一般采用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