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儲油罐車焊接結構設計及工藝
- 文件介紹:
- 該文件為 doc 格式,下載需要 1 積分
- 一.課題背景和意義:
20世紀50年代初,我國開始仿制貨車,首先仿制C1型30t敞車,采用鉚接鋼底架,鋼骨木板車體。隨著現代工業生產的需要和科學技術的蓬勃發展,焊接技術的不斷進步,將焊接引入到機車車輛的制造和修理上,逐漸用焊接結構代替了鉚接結構,貨車從鋼木混合結構
進入全鋼結構。先后制造了敞車、平車、棚車、罐車、漏斗車以及長大特種車等。焊接作為工藝手段,要在熔池凝固的短時間內通過“微冶金”完成焊縫,并要一次成功,這就不能不對母材進行分析研究,對焊接材料進行選擇,對工藝參數進行試驗優選,對焊接設備、裝備進行選擇,對焊工進行培訓等諸多方面,才能焊出符合要求的焊接接頭。車輛用鋼材在20世紀50~70年代,采用Q235普通碳素結構鋼,采用以J422為代表的結構鋼焊條焊接。到80年代后期,開發了屈服強度為295M P a的C u-P合金系09C u P T i R e耐候鋼,以及屈服強度為345M P a的C u-PCr-Ni合金系的09C u P C r Ni耐候鋼。推行采用CO2氣體保護實芯焊絲焊接。進入21世紀后,不同于Cu-P-Cr-Ni高耐候鋼成分體系,屈服強度級別為400M P a、450M P a、500M P a、550M P a高強度高耐候鋼系列問世,開始采用藥芯焊絲焊接。其中Q450NQ R1鋼已經廣泛用于70t、80 t級貨車制造,為貨車增加載重提供了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