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說明書
- 文件介紹:
- 該文件為 doc 格式,下載需要 1 積分
- PLC說明書 定義版本一:貨架自動化立體倉庫簡稱立體倉庫。一般是指采用幾層、十幾層乃至幾十層高的貨架儲存單元貨物,用相應的物料搬運設備進行貨物入庫和出庫作業的倉庫。由于這類倉庫能充分利用空間儲存貨物,故常形象地將其稱為“立體倉庫”。
定義版本一:自動化立體倉庫,也叫自動化立體倉儲,物流倉儲中出現的新概念,利用立體倉庫設備可實現倉庫高層合理化,存取自動化,操作簡便化:自動化立體倉庫,是當前技術水平較高的形式。自動化立體倉庫的主體由貨架,巷道式堆垛起重機、入(出)庫工作臺和自動運進(出)及操作控制系統組成。貨架是鋼結構或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建筑物或結構體,貨架內是標準尺寸的貨位空間,巷道堆垛起重機穿行于貨架之間的巷道中,完成存、取貨的工作。管理上采用計算機及條形碼技術。
1.2立體倉庫的發展
立體倉庫是近年來國際上迅速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倉儲設施,一般是指采用幾層、十幾層乃至幾十層高的貨架儲存單元貨物,在不直接進行人工干預的情況下用相應的物料搬運設備進行貨物入庫和出庫作業的倉庫。這類倉庫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能在無人干預的情況下充分利用空間儲存貨物。
立體倉庫的產生和發展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生產和技術發展的結果。50年代初,美國出現了采用橋式堆垛起重機的立體倉庫;50年代末60年代初出現了司機操作的巷道式堆垛起重機立體倉庫;1963年美國率先在高架倉庫中采用計算機控制技術,建立了第一座計算機控制的立體倉庫。此后,立體倉庫在美國和歐洲得到迅速發展,并形成了專門的學科。60年代中期,日本開始興建立體倉庫,并且發展速度越來越快,成為當今世界上擁有立體倉庫最多的國家之一。到現在大致經歷了以下四代的發展,并逐步向第五代過渡。第一階段:機械式立體倉庫系統。第二階段:自動化立體倉庫系統。第三階段:集成化立體倉庫系統。第四階段:智能型立體倉庫系統。第五階段:3I立體倉庫系統。目前隨著電子數據交換EDI技術的發展及應用,自動化立體倉庫系統逐步向3I(Intelligent,Integrated,Information)倉庫系統過渡。
我國對立體倉庫及其物料搬運設備的研制開始并不晚,1963年研制成第一臺橋式堆垛起重機(機械部北京起重運輸機械研究所),1973年開始研制我國第一座由計算機控制的自動化立體倉庫(高15米,機械部起重所負責),該庫1980年投入運行。在該立體倉庫開始投產以來,在汽車、化工、電子、煙草等行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