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制動器設計 畢業設計文件
- 文件介紹:
- 該文件為 zip 格式,下載需要 1 積分
- 汽車制動器設計 畢業設計文件,CAD圖紙以及說明書1.1制動器的功用及設計要求
1.2制動器的分類
1.3 混合動力汽車制動器的現狀及發展趨勢
1.4設計任務簡介
第一章 方案設計
2.1 制動器的結構形式及選擇
2.2 制動器主要零件的結構形式
2.3 制動器主要性能參數的計算
第三章 制動器的計算
3.1 鼓式制動器的設計計算及主要結構參數的確定
3.2 制動器主要零件的結構形式
3.3 制動器的設計計算
3.4制動器性能參數的驗算
3.5 制動器工藝性分析
第四章 結 論
第一章 緒論
1.1制動器的功用及設計要求
制動系是汽車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直接影響汽車的行駛安全性。隨著高速公路迅速的發展和車流密度的日益增大,出現了頻繁的交通事故。因此,保證行車安全已成為現今汽車設計中一項十分引人注目的任務,所以對汽車制動性能及制動系結構的要求有逐步提高的趨勢。
對制動系的主要要求有:
(1)足夠的制動能力。制動能力包括行車制動能力和駐車制動能力。
(2)行車制動至少有兩套獨立的驅動制動器的管路。
(3)用任何速度制動,汽車都不應當喪失操縱性和方向穩定性。
(4)防止水和污泥進入制動器工作表面。
(5)要求制動能力的熱穩定性好。
(6)操縱輕便。要求制動踏板和手柄的位置和行程,以及踏板力和手柄力能為一般體形和體力的駕駛員所適應。
(7)作用滯后性包括產生制動和解除制動的時間應盡可能短。
(8)一旦牽引車和掛車(半掛車)之間的連接制動管路損壞,牽引車應有防止壓縮空氣進一步漏失的裝置。
(9)為了提高汽車列車的制動穩定性,除了保證列車各軸有正確的制動力分配外,還應注意主、掛車之間各軸制動器作用的時間,尤其是主、掛車之間制動開始時間的調節。
(10)當制動驅動裝置的任何元件發生故障并使基本功能遭到破壞時,汽車制動系應裝有音響或光信號等警報裝置。
制動器設計的一般原則(即:為使汽車性能更好的符合使用要求,設計制動器時應全面考慮如下幾個問題):
(1)制動器效能。制動器在單位輸入壓力和力的作用下輸出的力或力矩稱為制動器效能。應盡可能提高制動器效能。
(2)制動器效能的穩定性。制動器效能的穩定性要取決于其效能因數K對摩擦系數f的敏感性(dk/df)。摩擦系數是一個不穩定的因素,影響摩擦系數的因素除摩擦副的材料外,主要是摩擦副表面溫度和水濕程度,其中經常起作用的是溫度,因而制動器的熱穩定性更為重要。要求制動器的熱穩定性好,除了應當選則器效能對f的敏感性較低的制動器型式外,還要求摩擦材料有良好的抗熱衰退性能和恢復性,并且應使制動鼓有足夠的熱容量和散熱能力。
(3)制動系間隙調整的簡便性。制動系間隙調整使汽車保養作業中較頻繁的項目之一,故選擇調整裝置的結構形式和安裝位置必須保證操作簡便,當然需采用自動調整裝置。
(4)制動器的尺寸和質量。現代汽車由于車速日益提高,出于行駛穩定性的考慮,輪胎尺寸往往選擇的較小。這樣為保證所需求的制動力矩而確定的制動鼓(制動盤)直徑就可能過大而難以在輪輞內安裝。對于兼充駐車制動器的后輪制動器尤其如此,因而以選擇尺寸較小而效能較高的制動器型式。車輪制動器屬于非簧載質量,故應盡可能減輕質量以提高汽車行駛平順性。
(5)噪聲的減輕。在制動器的設計中采取某些結構措施,可在相當程度上消除某種噪聲。特別是低頻噪聲。對高頻的尖叫聲的消除目前還比較困難。應當注意為消除噪聲而采取的某些結構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