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astercam設計手輪及加工畢業設計全套
- 文件介紹:
- 該文件為 rar 格式,下載需要 20 積分
-
- 1、加工方法分析確定
要按照先加工基準面,先面后孔、先粗后精的原則來確定。
主要表面的加工方法:
φ250的環形面和φ200的圓柱端面與外圓公差等級按IT14級算,表面粗糙度為1.6um,需要進行粗車,半精車,精車(成形車刀)
φ51的內孔表面粗糙度為3.2um,粗擴,精擴。
φ4H7,表面粗糙度為1.6um,精度等級較高需要鉆,精鉸。
φ16H7,表面粗糙度為0.8um,鉆,擴,粗鉸,精鉸。
φ14x9的臺階孔要鉆孔和锪孔可達到。
φ81的臺階面,φ108的環形孔和φ70的臺階孔都需要粗車,半精車,精車。
3、加工順序的安排
工序01 .:鑄造
工序03. : 熱處理
工序05 :以φ200mm外圓端面定位,粗車φ250端面外圓,粗車φ81mm的臺階面、粗車φ70m的臺階孔。
工序07:以粗車后的φ250mm外圓及端面定位,粗車φ200端面外圓、粗車φ108環形槽,粗鏜孔φ51mm
工序09:檢驗
工序11:以粗車后的φ200mm外圓及端面定位,半精車φ250端面外圓,半精車φ81mm的臺階面、半精車φ70mm的臺階孔。
工序13:以半精車后的φ250mm外圓及端面定位,半精車φ200mm外圓端面,半精車φ108環形槽,精鏜孔φ51mm
工序17:以φ200底面定位,鉆φ16H7,同時擴和粗鉸φ16H7的孔
工序19:鉆φ4H7的孔,
工序21:再鉆3個φ9的孔
工序23:以φ250的底面,φ51和φ9的孔定位,锪φ55x14的盲孔
工序25:以φ200的底面定位,先锪φ22的圓平面,再鉆,攻M12的螺紋孔
工序26:檢驗
工序27:以φ250mm端面及外圓定位,精車φ200的端面外圓,精車φ108的環形槽
工序29:以φ200mm外圓及端面定位,用成形車刀車φ250的環形面,精車φ81臺階面,精車φ70的臺階孔
工序31.精鉸φ16H7和φ4H7的孔
工序33: 去毛刺
工序35:終檢。
3、定位基準選擇
(1)精基準的選擇
本零件的設計基準是外圓與端面,所以采用外圓和端面作為定位基準可以避免基準部重合產生的誤差,所以選用φ250的端面和外圓作為精基準。
(2)粗基準的選擇
對于零件而言,盡可能選擇不加工表面為粗基準。由于零件是以φ250外圓端面為精基準的,所以應選另一端的外圓和端面作為粗精準做出精基準,即選用φ200的端面和外圓作為粗基準。
4、加工階段的劃分說明
加工階段分為:粗加工階段、半精加工階段、精加工階段。
(1.)粗加工階段:a.毛坯退火熱處理 b.粗加工,粗車φ200外圓,粗車φ81臺階面,粗車φ250外圓,粗車φ108的環形孔,粗鏜φ51孔、φ70的臺階孔。
目的:切除大部分余量,把毛坯加工至接近零件的最終形狀和尺寸,只留下少許加工余量,通過這個階段還可以及時發現鑄件的一些缺陷。
(2.)半精加工階段:a.半精車φ200外圓,半精車φ81臺階面,半精車φ250外圓,半精車φ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