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頭刨床機構設計
- 文件介紹:
- 該文件為 doc 格式,下載需要 1 積分
- 牛頭刨床機構設計、根據牛頭刨床的工作原理,擬定2~3個其他形式的執行機構(連桿機構),并對這些機構進行分析對比。
2、根據給定的數據確定機構的運動尺寸。并將設計結果和步驟寫在設計說明書中。
3、用軟件(VB、MATLAB、ADAMS或SOLIDWORKS等均可)對執行機構進行運動仿真,并畫出輸出機構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線圖。。
4、導桿機構的動態靜力分析。通過參數化的建模,細化機構仿真模型,并給系統加力,寫出外加力的參數化函數語句,打印外加力的曲線,并求出最大平衡力矩和功率。
5、凸輪機構設計。根據所給定的已知參數,確定凸輪的基本尺寸(基圓半徑ro、機架lO2O9和滾子半徑rr),并將運算結果寫在說明書中。將凸輪機構放在直角坐標系下,在軟件中建模,畫出凸輪機構的實際廓線,打印出從動件運動規律和凸輪機構仿真模型。
6、編寫設計說明書一份。應包括設計任務、設計參數、設計計算過程等。
四.設計過程
(一)方案選擇與確定
方案一:如圖(1)采用雙曲柄六桿機構ABCD,曲柄AB和CD不等長。
方案特點:
(1)主動曲柄AB等速轉動時,從動曲柄DC做變速運動,并有急回特性。
(2)在雙曲柄機構ABCD上串聯偏置式曲柄滑塊機構DCE,并在滑塊上固結刨頭,兩個連桿機構串聯,使急回作用更加顯著。同時回程有較大的加速度,提高了刨床的效率。
圖一
方案二:方案為偏置曲柄滑塊機構。如圖二
圖二
方案特點:結構簡單,能承受較大載荷,但其存在有較大的缺點。一是由于執行件行程較大,則要求有較長的曲柄,從而帶來機構所需活動空間較大;二是機構隨著行程速比系數K的增大,壓力角也增大,使傳力特性變壞。
方案三:由曲柄搖桿機構與搖桿滑塊機構串聯而成。該方案在傳力特性和執行件的速度變化方面比方案(二)有所改進,但在曲柄搖桿機構ABCD中,隨著行程速比系數K的增大,機構的最大壓力角仍然較大,而且整個機構系統所占空間比方案(二)更大。如圖三
圖三
方案四:由擺動導桿機構和搖桿滑塊機構串聯而成。該方案克服了方案(三)的缺點,傳力特性好,機構系統所占空間小,執行件的速度在工作行程中變化也較緩慢。如圖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