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栽培技術與管理方法一整理
- 文件下載:
-

- 文件介紹:
- 該文件為 docx 格式,下載需要 1 積分
- 平菇栽培技術與管理方法-整理平菇屬木腐菌,凡是適合于木生食用菌的培養基,也都適合平菇菌絲的生長。
生產過程分為母種的生產、原種的生產和栽培種的生產三個基本步驟。
1、母種的生產
平菇是用孢子分離和組織分離法獲得菌絲體后擴大轉式管制作母種。特殊情況也用菇木分離法。 (注:母種已在冰箱保存,平菇和紅平菇可按照同一方法活化菌種并栽培)
培養基:平菇母種分離和菌種保存宜用普通培養基(PDA)。平菇菌絲在此培養基上生長速度較慢。(注:需要的菌種較少的情況下不需要擴大轉管,直接進入原種的生產)
擴大轉管適宜用高粱粉培養基(注:此培養基非常適合平菇菌絲生長,高粱可從超市購買并在實驗室粉碎),配方和制作方法是:高粱粉30克,加1000毫升蒸餾水,加1%瓊脂,置于鋁鍋中加熱,待瓊脂充分溶化后攪勻,分裝于試管,滅菌接種。平菇在高粱培養基上生長最快,長勢均勻,菌絲旺盛。高粱培養基適合于生產平菇母種。
菌種培養:分離后的平菇菌絲應放在最適宜的溫度(25℃±2℃)培養并經過提純、轉管,一般培養7-10天菌絲可長滿試管。如果沒有出現雜菌,分離培養就算成功。但該菌株是否優良,生產價值如何,還需出菇栽培試驗。
2、原種的生產
母種菌絲數量太少,在實際生產中必須把一級種擴大繁殖成二級種(即原種)才能滿足生產種的需要。 其培養容器可用玻璃瓶(注:實驗室中玻璃瓶有的太大,生長期過長容易感染雜菌,可在四樓李國平老師那里找個頭小些的玻璃瓶,但注意塞好塞子,避免感染)。
平菇原種培養基配方可按照:木屑78%,麩皮20%,蔗糖1%,石膏粉1% 。(或者按照課本配方也可)平菇菌絲在木屑培養基上一般原種20—25天可以滿瓶。在麥粒培養基上15—20天可以長滿使用。好的原種菌絲密集、潔白、長勢均勻、粗壯、呈棉毛狀,有爬壁現象。 (注:被污染的原種菌絲經常有霉菌感染,容易用肉眼分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