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型汽車制動器的結構設計說明書正文
- 文件介紹:
- 該文件為 doc 格式,下載需要 1 積分
-
- 輕型汽車制動器的結構設計說明書正文汽車自19世紀末誕生至今100余年期間,汽車工業從無到有,以驚人的速度發展,寫下了人類近代文明史的重要篇章。汽車是現代交通工具中用的最多、最普遍,也是最方便的交通工具。汽車制動系是汽車底盤上的一個重要系統,它是制約汽車運動的裝置。而制動器又是制動系中直接作用制約汽車運動的一個關鍵裝置,是汽車上最重要的安全件。汽車的制動性能直接影響汽車的行駛安全。隨著高速公路的快速發展和車速的提高以及車流密度的日益增大,為了汽車行駛的安全性,汽車的制動器工作可靠性顯得越來越重要。也只有制動性能良好、制動器工作可靠地汽車才能充分發揮其動力性能。鑒于制動系統的重要性,本次畢業設計題目為捷達轎車后輪鼓式制動器設計。
1.2 制動器研究現狀
汽車在行駛過程中需要頻繁的進行制動操作,由于制動性能的好壞直接關系到交通和人身安全,因此制動性能是車輛非常重要的性能之一,改善汽車的制動性能始終是汽車設計制造和使用部門的重要任務。當車輛制動時,由于車輛受到與行駛方向相反的外力,從而使汽車的速度逐漸減小至零,對這一過程中車輛受力情況的分析有助于制動器的分析和設計,因此制動過程受力情況分析是車輛試驗和設計的基礎,由于這一過程較為復雜,因此一般在實際中只能建立簡化模型分析,通常人們主要從三個方面來對制動過程進行分析和評價:
1、制動效能:即制動距離與制動減速度;
2、制動效能的恒定性:即抗熱衰退性;
3、制動時汽車的方向穩定性;
目前,對于整車制動器的研究主要通過路試或臺架進行,由于在汽車道路試驗中車輪扭矩不易測量,因此,多數有關傳動系、制動系的試驗均通過間接測量得到的。當汽車在道路上行駛,其車輪與地面的作用力是汽車運動變化的根據,在汽車道路試驗中,如果能夠方便地測量出車輪上扭矩的變化,則可為汽車整車制動器性能研究提供更全面的試驗數據和性能評價。
1.3 本次鼓式制動器的設計要求
本課題的研究內容:通過查閱相關的資料,運用專業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確定捷達轎車后輪鼓式制動器的設計方案,進行部件的設計計算和結構設計。
制動器設計要求應具有足夠的制動力,工作可靠。一般在水平干燥的瀝青、混凝土路面上以初速度30制動時,制動距離應保證:對輕型載貨汽車及轎車應保證7m,中型載貨汽車不大于8m,重型載貨汽車不大于12m。停車制動的坡度:對于輕型貨車不小于25%,中型貨車不小于20%;操縱應輕便。操縱制動系所需要的力不應過大。對重型載貨汽車,這點極為重要。一般要求施于踏板上的力不大于200-300N;緊急制動時,不超過700N。施于手制動桿上的力不大于250-350N;制動穩定。前后軸上的制動力分配應合理,左右車輪上的制動力應相等,以免汽車在制動時發生側滑和跑偏;制動應平穩。制動時制動力的增加應迅速、平穩。解除制動時,制動作用應迅速消除;避免自行制動。在車輪跳動或汽車轉向時,不應引起自行制動;散熱性好,摩擦片的抗熱衰退能力要高,磨損后的間隙應能調整,并且能防水、防油、防塵等;工作可靠性。制動器各部分工作應可靠,即使在系統的某些部分失效時也不至于完全喪失制動能力。為此,制動系統中應有必要的安全設備和警報裝置;公害程度。要求制動時制動系本身和輪胎的噪聲盡可能小,并力求減小飛散在空氣中的有害于人體的石棉纖維。
汽車制動器的設計是一項綜合性、系統性的設計,它涉及到制動系統的整體設計和零件設計,設計要求中體現了既有對整體的要求,又有對各零件各自性能的要求。對制動系整體性能,除了上面所說的以外,還有使用性能良好,故障少等要求。對零部件除了能實現各自功能外,還要求它與其他組裝起來的配合能力,協作能力良好,因此,在制動器設計前,應先提出制動系統綜合設計方案。根據對制動器的要求,并配合制動器的結構形式的特點,參考近年來制動器設計趨勢,綜合設計題目要求等。
四、本次設計鼓式制動器應達到的目標
⑴具有足夠的制動效能及穩定性、制動時汽車的方向穩定性以保證汽車的安全性;
⑵采用合理的設計方案使制造簡單經濟;
⑶在材料的選擇上盡量采用對人體無害的材料
2 鼓式制動器的結構形式及選擇
2.1 鼓式制動器的簡介
鼓式制動器可分為內張型鼓式制動器和外束型鼓式制動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