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萬m3生活污水處理廠設計
- 文件介紹:
- 該文件為 doc 格式,下載需要 10 積分
- 10萬m3生活污水處理廠設計1.1 本課題研究的背景
水是一切生物生存必不可少的物質之一,沒有水的世界是無法想象的。雖然我國水資源總量非常豐富,居世界第六位,但是由于人口眾多,人均占有僅2300m3,約為世界平均的1/4,屬世界缺水國家之一。人民生活離不開水,工農業生產發展更離不開水,無論是生活污水還是工業廢水都會帶來不同程度的污染。城市污水處理的滯后,已經成為影響我國區域水污染防治目標實現的一個重要因素,并且嚴重制約了城市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所以加快建設城市污水集中處理刻不容緩[1]。
近年來,國家在污水處理方面又加大了一些工程建設投入,興建了一批城市污水處理廠,在工業廢水治理和城市污水處理方面取得了很大進展,克服了與國外一些大城市共同存在的自動化缺乏,管道堵塞、設備過時和工作強度過大等的操作問題[2]。據初步估算,近3年我國城市污水處理廠規模的增長相當于建國50多年的建設總量。目前我國新建的城市污水處理廠所采用的工藝中,各種類型的活性污泥法仍為主流,占90%以上,其余則為一級處理、強化一級處理、生物膜法及與其他處理工藝相結合的自然生態凈化法等污水處理工藝技術。隨著城市水體富營養化程度加劇,各種具有除磷脫氮的新工藝開始應用,污水處理工藝技術由過去只注重去除有機物發展為具有除磷脫氮功能。城市污水處理的重點和難點轉為氮、磷營養物質的去除。面對淡水資源的寶貴要求,人們重新認識再生水,把再生水利用的渠道拓寬,因地制宜根據需要確定利用途徑,充分利用經污水處理廠凈化后的再生水[3]。
總之,在實現四個現代化過程中,水污染控制技術對環境保護、促進工農業生產和保障人民健康有著現實意義和深遠影響,并使經濟建設、城鄉建設與環境建設同步規劃、實施和發展。這樣才能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統一[4]。
1.2 本課題研究的意義
隨著工農業生產的迅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用水緊張和污水排放的問題已越來越突出。在國家可持續發展的新政策下,環境保護已受到各級政府和全國人民的重視,同時根據我國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需求,結合我國環境保護最新研究成果及國際環境保護技術水平和發展趨勢,提出一套合理、經濟、運轉效率高的工藝流程對污水進行處理,以達到標準排放。對于保護環境,減輕環境污染,遏制生態惡化趨勢,有著重要的意義。
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綱要》的要求,到2010年城市污水處理率要達到40%~50%,用于城市污水處理產業的投資需求約為1800億元,建成后每年的運行費在70億以上。按照國家《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為了滿足出水排放標準,絕大多數城鎮污水處理廠都必須采用二級生化處理或深度處理工藝技術[5]。
2 污水處理現狀及工藝選擇
2.1 項目污水來源
本課題針對汾河西岸,九院沙河以南,服務范圍包括柴村鎮,西山地區及河西北中部九院沙河以北地區,服務面積478平方公里,服務人口約50萬。根據城市污水水質,完成處理工藝設計。
2.2 污水處理現狀
目前中國污水處理行業仍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一方面,我國目前的污水處理能力尚跟不上用水規模的迅速擴張,管網、污泥處理等配套設施建設嚴重滯后;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