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曲軸箱通氣管帽的沖壓工藝與模具設計
- 文件介紹:
- 該文件為 doc 格式,下載需要 1 積分
- 汽車曲軸箱通氣管帽的沖壓工藝與模具設計目 錄
摘 要 I
ABSTRACT II
1 前言 1
1.1選題背景 1
1.2 選題的目的與意義 2
1.3 設計內容 2
1.3.1 設計要求 2
1.3.2預期結果 2
2 工藝方案的確定 3
2.1 沖壓件的工藝分析 3
2.2確定工藝方案 3
2.2.1沖壓工序性質和工序次數 3
2.2.2 工序組合及其方案比較 3
2.3選擇最優方案 4
3 落料拉深復合模的設計 6
3.1毛坯尺寸計算 6
3.1.4 選材 7
3.1.5排樣 7
3.2計算各力,確定壓力中心和選擇沖壓設備 8
3.2.1沖壓力的計算 8
3.2.2沖模的壓力中心 8
3.2.3沖壓設備的選擇 8
3.3凸凹模結構設計 9
3.3.1凸凹模間隙 9
3.3.2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計算 9
3.4其他結構設計 10
3.4.1 模架的選擇 10
3.4.2推件裝置與頂件裝置的設計 10
3.4.3導柱和導套 10
3.4.4定位裝置與固定裝置的設計 11
3.4.5卸料裝置的設計 11
3.5模具材料的選用 11
3.6工作過程 12
4 二次拉深模具設計 13
4.1計算各力,確定壓力中心和選擇沖壓設備 13
4.1.1拉深力: 13
4.1.2推件力: 13
4.1.3壓力機公稱壓力: 13
4.1.4沖模的壓力中心 13
4.1.5沖壓設備的選擇 13
4.2凸凹模結構設計 13
4.2.1凸凹模間隙 14
4.2.2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計算 14
4.3其他結構設計 14
4.3.1 模架的選擇 14
4.3.2推件裝置與頂件裝置的設計 14
4.3.3導柱和導套 15
4.3.4定位裝置與固定裝置的設計 15
4.3.5卸料裝置的設計 15
4.4模具材料的選用 15
4.5 工作過程 16
5 三次拉深模具設計 17
5.1 計算各力,確定壓力中心和選擇沖壓設備 17
5.1.1拉深力: 17
5.1.2推件力: 17
5.1.3壓力機公稱壓力: 17
5.1.4沖模的壓力中心 17
5.1.5沖壓設備的選擇 17
5.2凸凹模結構設計 17
5.2.1凸凹模間隙 18
5.2.2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計算 18
5.3其他結構設計 18
5.3.4定位裝置與固定裝置的設計 18
5.3.5卸料裝置的設計 18
5.4模具材料的選用 18
5.5 工作過程 19
6 錐形拉深、反拉深復合模具設計 20
6.1計算各力,確定壓力中心和選擇沖壓設備 20
6.1.1拉深力: 20
6.1.2推件力: 20
6.1.3壓力機公稱壓力: 20
6.1.4沖模的壓力中心 20
6.1.5沖壓設備的選擇 20
6.2凸凹模結構設計 21
6.2.1凸凹模間隙 21
6.2.2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計算 21
6.3其他結構設計 21
6.3.4定位裝置與固定裝置的設計 21
6.3.5卸料裝置的設計 21
6.4模具材料的選用 21
6.5 工作過程 22
7 沖側孔模具設計 23
7.1計算各力,確定壓力中心和選擇沖壓設備 23
7.1.1拉深力: 23
7.1.2推件力: 23
7.1.3壓力機公稱壓力: 23
7.1.4沖模的壓力中心 23
7.1.5沖壓設備的選擇 23
7.2凸凹模結構設計 24
7.2.1凸凹模間隙 24
7.2.2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計算 24
7.3其他結構設計 24
7.3.4定位裝置與固定裝置的設計 24
7.3.5卸料裝置的設計 24
7.4模具材料的選用 24
7.5 工作過程 25
8 切邊模具設計 26
8.1計算各力,確定壓力中心和選擇沖壓設備 26
8.1.1切邊力: 26
8.1.2推件力: 26
8.1.3壓力機公稱壓力: 26
8.1.4沖模的壓力中心 26
8.1.5沖壓設備的選擇 26
8.2凸凹模結構設計 26
8.2.1凸凹模間隙 27
8.2.2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計算 27
8.3其他結構設計 27
8.3.4定位裝置與固定裝置的設計 27
8.3.5卸料裝置的設計 27
8.4模具材料的選用 27
8.5 工作過程 28
6 結 論 29
參 考 文 獻 29
致 謝 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