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滲透電廠水處理技術研究現狀及發展
- 文件介紹:
- 該文件為 docx 格式,下載需要 5 積分
- 水處理1.1課題背景
鍋爐采用的天然水中含有鈣、鎂、氯等離子以及溶解氧,進入鍋爐后會導致鍋爐結垢、腐蝕、汽水共騰等現象,嚴重時造成鍋爐使用不安全、壽命縮短,浪費大量人力、財力等。據有關數據表明,鍋爐每結生水垢1 mm,浪費燃料5%~ 8%。我國現有在用工業鍋爐54萬多臺,每年全國工業鍋爐大約耗煤6億噸,但由于鍋爐水處理不當、蒸汽冷凝水回用率低、燃燒不完全等原因造成相當巨大的燃料損失。由于用戶對水處理不夠重視,鍋爐水質合格率偏低,鍋爐內受熱面結生水垢的現象較為普遍,造成的能源浪費十分驚人。我國每年因水處理不良造成嚴重結垢直到設備破裂的事故數占鍋爐設備事故數的比例高達35%。
1.2目的和意義
目前我國的火電廠水處理系統,基本采用的是離子交換技術,我國從20世紀70年代才開始引進使用反滲透除鹽技術,由于我國膜制造工業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因此我國的反滲透技術在這2多年發展緩慢。過去一直認為含鹽量過高的原水直接采用離子交換困難,才以反滲透預脫鹽淡化。隨著膜技術的發展并結合我國實際情況經過對含鹽量為300以上的原水進行經濟比較發現,采用反滲透技術在技術上、經濟上都是可取的。從而將反滲透技術從預脫鹽目的改變為主要除鹽手段。這一觀念上的改變對我國反滲透事業的發展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
火力發電廠中燃料送入鍋爐燃燒,放出的熱能被鍋爐水側吸收,吸收了熱能的水轉變為具有做功能力的蒸汽,導入汽輪機做功。在汽輪機中,蒸汽的熱能轉變為機械能,通過發電機將機械能轉變為電能,送至電網或用戶。在此發電生產過程中,水是重要的工質,因為在許多重要生產環節中都要用水:鍋爐內的水是 傳遞熱能的工質;汽輪機凝汽器需要大量冷卻水,使熱機冷端保持低溫;用水力輸送鍋爐排灰(渣)時,水作為運輸載體介質;當然還有洗滌用水和轉動設備的冷卻用水等。各種工藝對其用水,都有不同的水質、水量要求。另外在經過不同工藝的使用后,水中常混入各種不同的雜質和污物,使水質發生較大變化,這些水或作為廢水排放或通過水處理工藝回收并且重新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