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6140車床撥叉 全套課程設計
- 文件介紹:
- 該文件為 zip 格式,下載需要 20 積分
-
- CA6140車床撥叉 全套課程設計機械制造工藝學課程設計是在我們學完了大學的全部基礎課、技術基礎課以及大部分專業課之后進行的.這是我們在進行畢業設計之前對所學各課程的一次深入的綜合性的總復習,也是一次理論聯系實際的訓練,因此,它在我們四年的大學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就我個人而言,我希望能通過這次課程設計對自己未來將從事的工作進行一次適應性訓練,從中鍛煉自己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今后參加祖國的“四化”建設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由于能力所限,設計尚有許多不足之處,懇請各位老師給予指導。
一、零件的分析
(一) 零件的作用
題目所給的零件是CA6140車床的撥叉零件(見零件圖1)。它位于車床變速機構中,主要起換檔,使主軸回轉運動按工作者的要求工作,并獲得所需的速度和扭矩的作用。零件下方的φ25mm孔與操縱機構相連,而上方的φ55mm半孔則是用于與所控制齒輪所在的軸接觸。通過下方的力撥動上方的齒輪變速。兩件零件鑄為一體,加工時再銑開。
(二) 零件的工藝分析
撥叉類零件屬于薄壁型零件,形狀復雜而不規則。零件的裝配基準為滑桿孔,其加工精度要求高,同時與工作面(叉口兩側面)要求有較高的位置精度。該類零件在加工和使用過程中都要重點考慮零件的變形問題。設計人員為了提高零件抗變形的能力,在壁的一側設計有一定高度的加強筋,從而使該類零件沒有一個較為平整的基面可用來做為粗基準,所以給精基準的加工帶來了較大困難。另外,撥叉叉口的設計基準往往采用撥叉另一頭的滑桿孔,兩者距離較遠。且在加工定位時往往相互依賴。因此,在加工制造過程中,一方面受薄壁件受力變形的影響,另一方面,又因兩者距離較遠,定位面又極小,定位精度受到嚴重影響,定位的準確性很差。再加上設計時為了保證撥叉的準確安裝和使用性能可靠,滑桿頭與叉口端面的垂直度要求較高,從而使這些關鍵的質量要求很難保證。
CA6140車床撥叉零件主要加工表面為:①車φ75mm兩端面,表面粗糙度Ra值3.2μm②車φ55mm孔,表面粗糙度Ra值3.2μm③鉆—擴—鉸φ25mm的孔,表面粗糙度Ra值1.6μm④銑側面,保證尺寸23mm及表面粗糙度Ra值3.2μm⑤銑側面16mm的槽,保證尺寸11mm和8mm,槽兩側表面粗糙度Ra值3.2μm、底面粗糙度Ra值6.3μm
二、 工藝規程設計
(一)確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零件材料為HT200。考慮零件在機床運行過程中所受沖擊不大,零件結構又比較復雜且為薄壁零件,且零件年產量為4000件,為大批大量生產,故選擇精密鑄造毛坯,毛坯精度為Ⅱ級,兩件鑄為一件。
(二)定位基準的選擇
定位基準是影響撥叉零件加工精度的關鍵因素。基準選擇得合理可以使加工質量得到保證,生產率得以提高。否則,加工過程中將問題百出,更有甚者,造成零件的大批報廢,使生產無法正常進行。
(1)粗基準的選擇 對于零件而言,盡可能選擇不加工表面為粗基準。而對有若干個不加工表面的工件,則應以與加工表面要求相對位置精度較高的不加工表面作粗基準。根據這個基準選擇原則,現選取下端面不加工表面作為粗基準,限制三個自由度,加工φ40mm上端面,φ75mm兩端面,φ55mm和φ25mm的孔。
(2)精基準的選擇 主要應該考慮基準重合的問題。因此選擇精加工過的φ25mm孔為精基準,限制四個自由度。
(三)制定工藝路線
制定工藝路線的出發點,應當是使零件的幾何形狀、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術要求能得到合理的保證。在生產綱領已確定為大批生產的條件下,可以考慮采用萬能機床配以專用工卡具,并盡量使工序集中來提高生產率。除此之外,還應當考慮經濟效果,以便使生產成本盡量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