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某高校800噸每天中水回用工程施工圖
- 文件介紹:
- 該文件為 dwg 格式,下載需要 20 積分
-
- [內蒙古]某高校800噸每天中水回用工程施工圖
1. 概述
內蒙古大學南校區位于呼和浩特玉泉區昭君路東側,總規劃用地約2160
畝。其中,一期總建筑面積約42萬平方米,一期規劃在校生總數為15000人。
為節約用水,該校區擬收集排放的優質雜排水作為中水水源,配套建設中水
處理設施,處理后的中水回用于校區衛生間沖廁及綠化用水。
2. 設計依據
2.1 業主與設計單位簽訂的有關設計合同。
2.2 甲方提供的資料
2.2.1 原水水質
COD=200mg/L BOD=100mg/L
SS=200mg/L PH=6-7
2.2.2 原水水量
中水處理站以優質雜排水作為水源,設計日處理水量800m /d。 3 3
3 設計能力
3.1 每天三班24h連續運行,處理能力33m /h。 3
3.2 污水經治理后水質達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雜用水水質》(GB189
20-2002)中城市雜用水水質要求,即:
BOD≤30mg/L NH-N≤10mg/L
5 3
色度≤30NTU 陰離子合成洗滌劑≤1mg/l
PH=6-9 總大腸菌群≤3個/升
4 圖中長度單位為毫米,標高單位為米,以現有地面標高為%%p0.00。
5 污水處理工藝
5.1 污水處理工藝流程見工藝流程圖。
5.2 流程說明
5.2.1 生活污水中的優質雜排水經管道收集排至集水池,經集水池提升泵提
升進入調節池,多余污水排入市政管網。
5.2.2 調節池中的污水在回流污泥的作用下,產生水解作用,大分子和不溶
性有機物分解為小分子有機物,提高廢水的可生性,為后續好氧處理創造良
好條件,并能使部分污染物得以去除。
5.2.3 調節池污水由一級提升泵提升到生物接觸氧化池。
5.2.4 廢水中的有機物在生物接觸氧化池中與填料上附著的微生物接觸,在
好氧狀態下進一步被分解和去除,出水經絮凝反應池投加絮凝劑后進入二沉
池。
5.2.6 接觸氧化池中的生物膜經過一定時間不斷老化脫落更新生物膜, 脫落
的生物膜由氧化池出水帶入二沉池進行固液分離, 清水排入中間水池。污泥
部分回流至調節池,剩余污泥由污泥泵排入化糞池或污水管網。
5.2.7 中間水池由過濾泵打至砂濾器及活性炭過濾器進行深度處理。處理出
水進行消毒后排入回用水池。然后由變頻泵加壓打入中水回用管網。
5.2.7 砂濾及活性炭過濾器反沖出水排入化糞池或污水管網。
6 圖中管路連接方式:鋼管DN≤50時為絲接,DN>50時焊接,PVC管為粘接。
7 管架及吊架參照給水排水標準圖集S161安裝施工。
9 圖中防水套管參照給水排水標準圖集S312之IV型剛性防水套管施工。
10 管材及管件選用國標管材及管件。
10 管道和設備防腐
10.1 地上管道及設備外表涂鐵紅防銹漆一道, 面漆兩道,鍍鋅管道只涂面漆
一道。
10.2 除鍍鋅管外,池內管道、支架涂環氧樹脂漆兩道。
11 本系統應設操作人員4名(4班3運行),白班化驗管理人員1名。
12 操作規程由設備安裝廠家系統調試完畢后另行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