鎂合金汽車輪轂壓鑄模設計開題報告
- 文件介紹:
- 該文件為 doc 格式,下載需要 0 積分
- 鎂合金汽車輪轂壓鑄模設計開題報告研究目的意義及國內外發展動態及研究現狀(附參考文獻):
1試驗研究(調查)目的意義
20世紀70年代以來,各國尤其是發達國家對汽車的節能和尾氣排放提出了越來越嚴格的限制,1993-1994年歐洲汽車制造商提出“3公升汽油轎車”的新概念。美國提出了“PNGV”(新一代交通工具)的合作計劃。其目標是生產出消費者可承受的每百公里耗油3公升的轎車,且整車至少80%以上的部件可以回收。這些要求迫使汽車制造商采用更多高新技術,生產重量輕、耗油少、符合環保要求的新一代汽車。據測算,汽車自重減輕10%,其燃油效率可提高5.5%,如果每輛汽車能使用70公斤鎂,CO2的年排放量就能減少30%以上。鎂作為實際應用中最輕的金屬結構材料,在汽車的減重和性能改善中的重要作用受到人們的重視。
鎂合金的加工過程及腐蝕和力學性能有許多特點:質量輕、剛性好、具有一定的耐蝕性和尺寸穩定性、抗沖擊、耐磨、衰減性能好及易于回收;另外還有高的導熱和導電性能、無磁性、屏蔽性好和無毒的特點。
二十年來,世界汽車工業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三大問題,即能源、公害和安全。汽車技術的發展主要是圍繞著這三大問題進行的,各國政府也先后制訂了能源保護、廢氣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