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電一體化設計WORD文檔
- 文件介紹:
- 該文件為 rar 格式,下載需要 0 積分
-
- 機電一體化設計WORD文檔
第一章 引 論
第一節 概 述
一、引言
機電一體化技術是20世紀60年代以來,在傳統的機械技術基礎上,隨著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特別是微電子技術和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而發展起來的一門新技術。
機電一體化技術綜合應用了機械技術、微電子技術、信息處理技術、自動控制技術、檢測技術、電力電子技術、接口技術及系統總體技術等群體技術,從系統的觀點出發,根據系統功能目標和優化組織結構目標,以智能、動力、結構、運動和感知組成要素為基礎,對各組成要素及其間的信息處理、接口耦合、運動傳遞、物質運動、能量變換機理進行研究,使得整個系統有機結合與綜合集成,并在系統程序和微電子電路的有序信息流控制下,形成物質和能量的有規則運動,在高質量、高精度、高可靠性、低能耗意義上實現多種技術功能復合的最佳功能價值的系統工程技術。
“機電一體化”一詞的英文名詞是“Mechatronics”,它是取Mechanics(機械學)的前半部分和Electronics(電子學)的后半部分拼合而成。它是一個新興的邊緣學科,國內外處于發展階段,代表著機械工業技術革命的前沿方向。
現代高新技術(如:微電子技術、生物技術、新材料技術、新能源技術、空間技術、海洋開發技術、光纖通信技術及現代醫學等)的發展需要具有智能化、自動化和柔性化的機械設備,機電一體化正是在這種巨大的需求推動下產生的新興領域。微電子技術、微型計算機使信息與智能和機械裝置與動力設備有機結合,使得產品結構和生產系統發生了質的飛躍。機電一體化產品的功能,除了具有高精度、高可靠性、快速響應外,還將逐步實現自適應、自控制、自組織、自管理等功能。
由于機電一體化技術對現代工業和技術發展具有巨大的推動力,因此世界各國均將其作為工業技術發展的重要戰略之一。20世紀70年代起,在發達國家興起了機電一體化熱,90年代,中國把機電一體化技術列為重點發展的10大高新技術產業之一。
機電一體化技術在制造業的應用從一般的數控機床、加工中心和機械手發展到智能機器人、柔性制造系統(FMS)、無人生產車間和將設計、制造、銷售、管理集成一體的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CIMS)。機電一體化產品涉及工業生產、科學研究、人民生活、醫療衛生等各個領域,如:集成電路自動生產線、激光切割設備、印刷設備、家用電器、汽車電子化、微型機械、飛機、雷達、醫學儀器、環境監測等。
機電一體化技術是其他高新技術發展的基礎,機電一體化的發展依賴于其他相關技術的發展,可以預料,隨著信息技術、材料技術、生物技術等新興學科的高速發展,在數控機床、機器人、微型機械、家用智能設備、醫療設備、現代制造系統等產品及領域,機電一體化技術將得到更加蓬勃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