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化學危險品對人體的危害途徑
- 文件介紹:
- 該文件為 docx 格式,下載需要 5 積分
- 常見化學危險品對人體的危害途徑 在化學事故中,化學毒物經大量排放或泄漏后污染空氣、水、地面、土壤或食物,可經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膚或黏膜進入人體;一部分中毒是由毒物通過創口直接吸入血管中,引起嚴重中毒或死亡。另外,一些有毒的化學危險品可以直接傷害眼睛,燃燒爆炸引起人員損傷等。
(一)、經呼吸道、肺吸入中毒呼吸道、肺吸入是化學泄漏事故引起中毒最危險、最常見、最主要的途徑。凡是有毒氣體、液體蒸氣、化學品燃燒產生的有毒氣體以及工業生產中意外釋放有毒化學成分的煙、霧、粉塵等均可經呼吸道進入人體內。人的呼吸系統從鼻到肺泡都具有相當大的吸收能力,尤其肺泡的吸收能力最強。由于人體肺泡總面積大,約為55120平方米,肺泡壁薄,壁上有豐富的毛細血管,毒物一旦進入肺臟,很快就通過肺泡壁進入血液循環而被送至全身。毒物在空氣中的濃度影響呼吸道吸入中毒的最重要的因素,空氣中毒物濃度越高,呼吸的量越大,吸收越多,中毒越重。有毒氣體的泄漏,往往在短時間大范圍形成高濃度毒物環境,其中的人員因為吸入的量多,在極端的時間內造成嚴重傷害,有時僅一次所吸進的毒氣就會造成肺水腫、失去知覺甚至死亡。水容性氣體和蒸汽如氨等可直接引起上呼吸道損傷,而不溶于水的氣體或蒸氣如少量的鹽酸也會損傷肺內組織、刺激氣管、支氣管和肺泡,造成水腫而使呼吸道損傷,有毒氣體也可經呼吸道損傷處入血。
(二)、通過皮膚吸收中毒在化學事故中,通過皮膚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