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釜溫度控制操作規程
- 文件介紹:
- 該文件為 doc 格式,下載需要 1 積分
- 氧化釜溫度控制操作規程一、氧化釜溫度控制為質量控制的關鍵,操作人員必須嚴格控制氧化釜溫度。
二、氧化釜溫度的控制范圍下線650℃、上線680℃,不得私自調整氧溫控制參數,溫度超過680℃生產控制系統將自動連鎖停車。
三、氧化釜溫度的升高分為兩種:一種為緩慢上升,一種為快速上升,這兩種情況都會造成生產過程中的甲醛含量偏高,應緊急采取如下措施:
1、氧化釜溫度緩慢上升(報警鈴響),開啟放空自調閥,打開度首先為20%,并立即通知負責人;
2、放空自調閥開啟后,觀察氧化釜溫度有無下降,如氧化釜溫度下降,應立即檢查汽包加水液位是否在19.5%-20%范圍內,并且通知操作工到車間觀察液位,與總控室電腦顯示數值進行比對,如液位高,適當加大自調閥的開度,減少加水的速度;如液位低,適當減小自調閥開度,增大加水的速度,直到氧化釜溫度控制在規定的范圍內;
3、檢查蒸發器甲醇液位是否在60%-61%范圍內,液位高,適當減小自調閥的開度;液位低,適當增大自調閥的開度,直到液位控制在要求的范圍內,并通知巡檢工到車間做現場對比;
4、檢查總汽包壓力、分汽包壓力:高開低關,直到控制總汽包在0.2Mpa、分汽包在0.12Mpa的范圍內,并通知巡檢工到車間做現場對比;
5、各個液位和氣壓控制在規定的范圍內后,緩慢關閉放空閥,觀察氧化釜溫度,最終恢復到正常生產要求的范圍。并通知巡檢工到車間觀察氧溫,與總控室電腦顯示氧溫參數比對。
6、如氧化釜溫度上升過快,立即關閉羅茨風機,按照緊急停車程序停車,并通知車間負責人。
四、氧化釜溫度下降分為兩種:一種緩慢下降,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