錘式破碎機的開題報告修改版
- 文件介紹:
- 該文件為 doc 格式,下載需要 1 積分
- 物料破碎是諸多行業(如冶金、礦山等)生產中不可缺少的工藝環節。由于物料的結構和性質差異很大,為滿足各行業對物料的要求,破碎機的品種逐漸增多【1】。自第一臺破碎機問世以來,破碎機已發展150余年,主要分為:顎式破碎機、錘式破碎機、復合式破碎機、反擊式破碎機、圓錐式破碎機、錕式破碎機等多類機種。
破碎機械是指對固體物料等施加機械外力,以克服物料的內聚力,使之破碎成細小物料的機械設備。其應用的傳統破碎理論包括體積假說、面積假說、裂縫假說。
其中,面積假說是1867年由Rittinger提出的,破碎消耗的有用功與新生成的物料的表面積成正比,著重于物料破碎后的新生表面積,該理論認為破碎功全都是用來克服新生表面物料原分子之間的內聚力。當破碎比較大時,該理論與實驗結果較為吻合;體積學說是1874年由俄國基爾皮切夫與1885年的基克先后獨立提出來的,以彈性理論為基礎,著重于分析當物料受外力作用而發生變形的程度。該學說因沒考慮物料的表面形狀、質地等因素,故一般只符合物料的壓碎和擊碎過程;裂縫學說的Bond F C理論是從實驗數據中提煉和總結出來的,故物料粉碎的能耗與產品粒度的關系也較符合實際情況【2】。
錘式破碎機綜合利用了以上三種傳統理論,再加上其結構簡單、單位產品的功率消耗少和破碎比大等優點,廣泛應用于建材、化工、電力、礦業、冶金等工業部門,目前已成為礦石破碎及建筑垃圾破碎等行業的重要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