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開線齒輪的齒形齒向修整
- 文件介紹:
- 該文件為 doc 格式,下載需要 1 積分
- 負載齒輪的傳動試驗研究表明,隨著齒輪進入嚙合和脫離嚙合時,由于角速度脈動的變化而增加了嚙合沖擊。嚙合沖擊,既使是制造很精確的齒輪也是難以避免的,因為這種沖擊部分是由齒輪負載時的彈性變形引起的。嚙合沖擊的強度決定于負載量以及齒的精確度和殼體內傳動齒輪與從動齒輪的相互位置,其他影響因素還有如:節線速度,齒輪慣性矩,齒面質量和潤滑情況等。
齒輪間的波動引起齒輪自身和齒輪軸及殼體的振動從而產生噪音。只有當更高的速度和負載需求及傳動噪音要求更高的情況非常緊急時,才能考慮采用通過齒形修行(齒頂,齒根修緣)減小嚙合沖擊。一旦實施了熱后磨齒,那么就能承載更高的傳動負載,在這種情況下就要求進行齒形修行。
但是隨著傳動負載的增加,對齒向修行(或是鼓形修整)也就有了要求。以下將對齒向修行做更深的說明。雖然鼓形修整的主要目的是是齒寬的負載分布均勻,不過設計良好的鼓形修整還可以減小嚙合沖擊。換句話說,也就是抵消各種與良好齒輪軸承條件相斥的影響。
兩種類型的齒輪修行(齒形和齒向修行)的思路是不相同的。因此本論文將分別對兩種不同的修行模式進行說明。
通常,實際的修行量都比較小,不管是齒頂修緣,齒根修緣還是端面修緣,通常在7.62∪到25.4∪之間。盡管修行量很小,可在修行設計和應用良好的情況下,這一點點的修行可以提高齒面的負載能力。然而,如果要求進行齒形修行以提高齒面負載力,那么必須修行確保達到最小制造精度。從振幅的序方面考慮,如果齒形誤差接近齒形修行量時,那么對齒輪嚙合性能的改善就還有所懷疑,特別是當修行和誤差同時出現時。
通常認為,如果要使用齒形和齒向修行的方法增加齒寬負載能力,那么必須確保在振幅上齒形誤差比修行量小。
本文給予的建議都是基于專業的斜齒硬化和磨齒經驗提出的。 齒形的精確性符合AGMA的14-15質量的。 然而, 齒廓精確性可以確保更好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