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設計復習題
- 文件介紹:
- 該文件為 doc 格式,下載需要 5 積分
- 1.按發動機的位置分,轎車有哪幾種布置型式,各自有什么優缺點?
答:(1)、前置前驅:優點,前橋軸荷大,有明顯的不足轉向性能;越過障礙的能力高;動力總成結構緊湊,車內地板凸包高度可降低,有利于提高乘坐舒適性;汽車軸距縮短,有利于提高汽車機動性;散熱器在汽車前部,散熱條件好;汽車后部行李箱空間布置較大;容易改裝為客貨兩用車或救護車;供暖機構簡單,效率高;操縱機構簡單;發動機橫置時縮短汽車總長,材料減少,整備質量減輕;發動機橫置時主減速器齒輪用斜齒圓柱齒輪,降低制造難度。缺點,前輪驅動并轉向需要等速萬向節,結構和制造工藝復雜;前橋負荷重,前輪工作條件惡劣,輪胎壽命短;上坡時驅動輪附著力小,爬坡能力降低,爬越泥濘坡道時驅動輪容易打滑,喪失操縱穩定性;后軸負荷小,后輪容易抱死引起側滑;發動機橫置時,總體布置工作困難,維修與保養的接近性變差。(2)、前置后驅:軸荷分配合理利于提高輪胎壽命;不需采用等速萬向節,減少制造成本;采暖機構簡單,效率高;發動機冷卻條件好;上坡時驅動輪附著力大,爬坡力強;容易改裝為客貨兩用車禍救護車;有足夠大的行李箱空間;變速器與主減速器分開,坼裝維修容易;發動機接近性良好。缺點,地板上有凸起通道,影響乘坐舒適性;汽車正面碰撞,易導致發動機進入客箱,使前排人員受到嚴重傷害;汽車總長、軸距變大,整車整備質量增大,影響燃油經濟性和動力性。(3)、后置后驅:前部高度降低提高駕駛員視野性;客箱內凸起高度降低,改善后排座椅中間乘員出入條件;整車整備質量小;乘客座椅能夠布置在舒適區內;爬坡能力好;發動機布置在軸距外時軸距短,汽車機動性好。缺點,后橋負荷重,有過多轉向傾向,操縱性變差;前輪附著力小,高速行駛時轉向部穩定,影響操縱性;行李箱體積不夠大;操縱機構復雜;駕駛員不易發現發動機故障;改裝困難。
2簡述同步器的工作原理,并說明同步器的計算目的是什么?
答:換擋時,沿軸向作用在嚙合套上的換擋力,推嚙合套并帶動滑塊和鎖環移動,直到鎖環推面與被接合齒輪上的錐面接觸為止。之后,因作用在錐面上的法向力與兩錐面之間存在角速度差,致使在錐面上作用有摩擦力矩,它使鎖環相對嚙合套和滑塊轉過一個角度,并有滑塊予以定位。接下來,嚙合套的齒端與鎖環齒端的鎖止面接觸,是嚙合套的移動受阻,同步器處在鎖止狀態,換擋的第一階段工作至此完成。換擋力將鎖環繼續壓靠在錐面上,并使摩擦力矩增大,與此同時在鎖止面處作用有與之方向相反的拔環力矩。齒輪與鎖環的角速度逐漸接近,在角速度相等的瞬間,同步過程結束,完成換擋過程的第二階段工作。之后摩擦力矩隨之消失,而拔換力矩使之回位,兩鎖止面分開,同步器解除鎖止狀態,嚙合套上的接合齒在換擋力的作用下通過鎖環去與齒輪上的接合齒嚙合,完成同步換擋。
同步器的計算目的是確定摩擦錐面和鎖止角的角度,這些角度是用來保證在滿足連接件角速度完全相等以前不能進行換檔時所應滿足的條件,以及計算摩擦力矩和同步時間。
3根據車輪端的支承方式不同,半軸可分為哪幾種型式,簡述各自特點。
答:半浮式,3/4浮式,全浮式
半浮式半軸結構簡單,所受載荷較大,只用于乘用車和總質量較小的商用車上。3/4浮式載荷相對半浮式有所減輕,一般僅用在乘用車和總質量較小的商用車上。全浮式理論上至承受轉矩,作用于驅動輪上的其他法力和彎矩全部由橋殼來承受,主要用于質量較大的商務車上。
4簡述獨立懸架和非獨立懸架的特點
答:。獨立懸架的結構特點是左右車輪通過各自的懸架與車架連接。非獨立懸架的結構特點是左右車輪用一根整體軸連接在經過懸架與車架連接
4 轉向器的角傳動比,傳動裝置的角傳動比和轉向系的角傳動比指的是什么?他們之間有什么關系?轉向器角傳動比如何選擇?
答:轉向系的傳動比:包括轉向系的角傳動比iw0和轉向系的里傳動比ip. 轉向系的角傳動比iw0:角傳動角速度Ww與同側轉向偏角速度Wk之比,即iw0=Ww/Wk;轉向系的力傳動比ip:從輪胎地面中心作用在兩個轉向輪上的合力2Fw與作用在轉向盤上的手力Fh之比,即ip=2*Fw/Fh。
他們之間的關系:ip=iw0*Dsw/2a(Dsw:轉向盤直徑、a:主銷偏移距)。當a和Dsw不變時,力傳動比雨大,雖然轉向越輕,但是iw0也越大,表明轉向不靈敏。
裝有動力轉向的汽車,因轉向阻力矩由獨立裝置克服;轉向軸的負荷小,在轉向盤全轉角范圍內,在以上兩種情況下均采用較小的轉向器角傳動比并能減少轉向盤傳動的總圈數,以提高汽車的機動能力;轉向軸負荷大,而且沒有助力轉向的汽車因轉向阻力矩大致與車輪偏轉角度大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