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輪的齒數設計探究
- 文件介紹:
- 該文件為 doc 格式,下載需要 1 積分
- 先,關于鏈輪的齒數,我認為鏈輪的加工工藝是,先加工鏈輪的孔和鏈輪的外圓,并保證外圓與孔同心,然后用鏈輪的孔作定位基準,用外圓找正,加工鏈輪的齒。也就是說加工孔在先,加工齒在后,所以鏈輪的齒數與加工孔沒有什么影響,那么,鏈輪選齒數也就與3的倍數無關了。-
其次,“鏈輪的齒數最好是奇數”,這也不一定,鏈傳動付的一對鏈輪大小鏈輪都是奇數齒的,或是一個用奇數,另一個用偶數的情況都不少見。我們經常看到一級鏈傳動或是齒輪傳動的傳動比通常不是個整數,而是個有好多位小數點的別扭數,之所以這樣選,是有道理的,其目的就是讓傳動過程中,相互對應的齒是不斷地變化,而不是甲輪上的某一個齒每轉幾周就與乙輪上的一個固定號碼的齒相對應,這樣會造成這幾個齒的磨損比其它的齒磨損大,使得這對齒輪或鏈輪容易短期損壞。通常選擇一個鏈傳動付時,先根據速度、傳動的功率及工作條件選定鏈輪的節距和鏈條的類型。初定傳動比,比如傳動比為3左右,再確定小鏈輪齒數,根據手冊確定小鏈輪的齒數,盡量選用大于允許使用的最少齒數的質數。比如小鏈輪為19齒。下一步確定大鏈輪齒數19×3=57;再根據傳動比盡量不要選整數的原則,進行修正,可選56齒或58齒。與19齒的傳動比分別是2.9473684和3.0526316根據實際情況這兩個方案都可以選。也可以比較相近的其它數,同理,可以驗算一下鏈條的節數也盡量不要與大小鏈輪的齒數呈整數倍。另外,有些類型的鏈條,對鏈條節數的奇偶是有要求的,例如自行車的鏈條,確定中心距后一定要注意驗算鏈條的長度和節數不要露怯。再查一下你所選的齒數是否可以加工出來。然后將零件數據查出畫出零件圖。要注意兩鏈輪的中心距通常設計成可以調節的,如自行車那樣,或是設計成有張緊輪的。:
再有,所謂“鏈輪的矩形效應的理論”,可能是指鏈傳動的平穩性,只要小鏈輪不要少于設計手冊的最小齒數,一般鏈傳動還是比較平穩的。比如汽車和摩托車的發動機鏈輪每分鐘可以轉動6000-7000轉/分。我認為“兩個都是偶數的話會影響傳動效率”之說的論據好像有些不充分。鏈傳動的效率不會因齒數是奇數還是偶數而改變。 以上拙見不知對否,有不對之處請大家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