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核電發展史及現狀與趨勢
- 文件介紹:
- 該文件為 doc 格式,下載需要 1 積分
- 世界核電發展史及現狀與趨勢摘要:本文簡述了有關于世界核電發展史,并從以下幾點描述了如今世界核電的現狀及未來的新趨勢:(1)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2)核電專業化運營:(3)研發型一代的核電:(4)核電的安全標準提高,核電經濟性提升。
關鍵詞:發展史 現狀 趨勢
引言
自1973年石油危機爆發,以美國為首的世界先進發達國家開始尋找新能源替代品。經過30多年的發展,世界上已經有430多座反應堆電站,核電總裝機容量已達3.5億千瓦以上,約占世界發電總量的17%,世界核電產業形成了以美國為首,世界各地競相發展的格局。
一 世界核電發展階段
1954年,前蘇聯奧布寧斯科核電站并網發電,人類進入了和平使用核能的時代,揭開核能用于發電的序幕。半個世紀以來,核電經歷了20世紀60年代的起步階段,20世紀70—80年代的快速發展階段和20世紀80年代一直到本世紀初的緩慢發展階段以及本世紀以來的復蘇階段。
(一) 第一代核電站
20世紀50年至60年代初,蘇聯、美國等建造了第一批單機容量在300MWe左右的核電站,如美國的希平港核電站和英第安角1號核電站,法國的舒茲(Chooz)核電站,德國的奧珀利海母(Obrigheim)核電站,日本的美浜1號核電站等。第一代核電廠屬于原型堆核電廠,主要目的是為了通過試驗示范形式來驗證其核電在工程實施上的可行性。
(二) 第二代核電站
20世紀70年代,因石油漲價引發的能源危機促進了核電發展,世界上已經商業運行的400多臺機組大部分在這段時期建成,稱為第二代核電機組。第二代核電廠主要是實現商業化、標準化、系列化、批量化,以提高經濟性。自20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世界上建造了大批單機容量在600-1400MWe的標準化和系列化核電站,以美國西屋公司為代表的Model 212(600MWe,兩環路壓水堆,堆芯有121合組件,采用12英尺燃料組件)、Model 312(1000MWe,3環路壓水堆,堆芯有157盒組件,采用12英尺燃料組件,),Model 314 (1040MWe,3環路壓水堆,堆芯有157盒組件,采用14英尺燃料組件),Model 412(1200MWe,4環路壓水堆,堆芯有193盒組件,采用12英尺燃料組件,)、Model 414(1300MWe,4環路壓水堆,堆芯有193盒組件,采用14英尺燃料組件)、System80(1050MWe,2環路壓水堆)以及一大批沸水堆(BWR)均可劃入第二代核電站范疇。法國的CPY,P4,P4′也屬于Model 312,Model 414一類標準核電站。日本、韓國也建造了一批Model 412、BWR、System80等標準核電站。
第二代核電站是世界正在運行的439座核電站(2007年9月統計數)主力機組,總裝機容量為3.72億千瓦。還共有34臺在建核電機組,總裝機容量為0.278億千瓦。在三里島核電站和切爾諾貝利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