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PLC中英文翻譯資料
- 文件介紹:
- 該文件為 doc 格式,下載需要 1 積分
- 可編程控制器是60年代末在美國首先出現的,當時叫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目的是用來取代繼電器。以執行邏輯判斷、計時、計數等順序控制功能。提出PLC概念的是美國通用汽車公司。PLC的基本設計思想是把計算機功能完善、靈活、通用等優點和繼電器控制系統的簡單易懂、操作方便、價格便宜等優點結合起來,控制器的硬件是標準的、通用的。根據實際應用對象,將控制內容編成軟件寫入控制器的用戶程序存儲器內,使控制器和被控對象連接方便。
70年代中期以后,PLC已廣泛地使用微處理器作為中央處理器,輸入輸出模塊和外圍電路也都采用了中、大規模甚至超大規模的集成電路,這時的PLC已不再是僅有邏輯(Logic)判斷功能,還同時具有數據處理、PID調節和數據通信功能。國際電工委員會(IEC)頒布的可編程控制器標準草案中對可編程控制器作了如下的定義:可編程控制器是一種數字運算操作的電子系統,專為在工業環境下應用而設計。它采用了可編程序的存儲器,用來在其內部存儲執行邏輯運算,順序控制、定時、計數和算術運算等操作的指令,并通過數字式和模擬式的輸入和輸出,控制各種類型的機械或生產過程。可編程控制器及其有關外圍設備,易于與工業控制系統聯成一個整體,易于擴充其功能的設計。
可編程控制器對用戶來說,是一種無觸點設備,改變程序即可改變生產工藝。目前,可編程控制器已成為工廠自動化的強有力工具,得到了廣泛的普及推廣應用。
可編程控制器是面向用戶的專用工業控制計算機,具有許多明顯的特點。
①可靠性高,抗干擾能力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