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學發展戰略研究課件
- 文件介紹:
- 該文件為 doc 格式,下載需要 1 積分
- 第2章機械設計學
浙江大學 馮培恩
2.1 機械設計學的體系結構
人與猿的重要區別之一是人學會了制造工具和武器,這也是最早的技術制品。當初,這些制品雖無設計文件,但其形狀和大小卻先經人的頭腦設想和估計,也即設計的環節客觀上已存在。因此,可以認為工程設計史與人類的文明史同步。
但是,從簡單的工具發展到機械,再從機械設計發展到機械設計學,則經歷了漫長的年月。500多年前,天才的廖納德·達·芬奇(LeonardodaVinci,1452—1519)身后留下了許多充滿創新思想和科學預見的機械設計草圖[1],這些令后人驚訝和贊嘆的技術和藝術設計杰作,加上在他的著作中出現的系統學思考成了機械設計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標志著機械設計學的萌芽。
19世紀中葉,歐洲進入工業化初期時,機械設計知識開始以機械原理、機械零件及工程力學等課程形式在高等學校傳授,直至20世紀中葉才形成成熟的體系。而機械設計真正走向科學的步驟則是隨著系統工程學和電子計算機的誕生才開始的。特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資本主義世界的激烈經濟競爭急切呼喚產品的創新,從而極大地推動了“設計方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