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電一體化系統設計課件
- 文件介紹:
- 該文件為 ppt 格式,下載需要 5 積分
- 第三節
支承部件的設計與選擇
作用為提高機架或機座的抗振性,可采取如下措施:
①提高靜剛度,即從提高固有振動頻率入手,以避免產生共振;
②增加阻尼,增加阻尼對提高動剛度的作用很大,如液(氣)動、靜壓導軌的阻尼比滾動導軌大,故抗振性能好;
③在不降低機架或機座靜剛度的前提下,減輕重量可提高固有振動頻率,如適當減薄壁厚、增加筋和隔板、采用鋼材焊接代替鑄件等;
④采取隔振措施,如加減振橡膠墊腳、用空氣彈簧隔板等。
支承
特定運動
框架支承
導向支撐
旋轉支撐
一、框架支承結構設計
床身、立柱、機座或機架是支承其他零部件的基礎部件。
其基本要求是:
(1) 剛度與抗振性
剛度是抵抗裁荷變形的能力。動剛度是衡量抗振性的主要指標。
為提高機架或機座的抗振性,可采取如下措施:
①提高靜剛度,即從提高固有振動頻率入手,以避免產生共振;
②增加阻尼,增加阻尼對提高動剛度的作用很大,如液(氣)動、靜壓導軌的阻尼比滾動導軌大,故抗振性能好;
③在不降低機架或機座靜剛度的前提下,減輕重量可提高固有振動頻率,如適當減薄壁厚、增加筋和隔板、采用鋼材焊接代替鑄件等;
④采取隔振措施,如加減振橡膠墊腳、用空氣彈簧隔板等。
(2)熱變形
減小熱變形。
(3)提高穩定性
(4)其他要求
還應考慮工藝性、經濟性及人機工程等方面的要求。
框架支承的結構設計要點
機座或機架的結構設計必須保證其自身剛度、連接處剛度和局部剛度,同時要考慮安裝方式、材料選擇、結構工藝性以及節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