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氨回收法煙氣脫硫技術
- 文件介紹:
- 該文件為 doc 格式,下載需要 1 積分
- 江南氨回收法煙氣脫硫技術 【關鍵詞】氨法 氨-肥法 氨-硫酸銨法 江南氨回收法 煙氣脫硫 回收法 濕式氨法
【摘 要】本文簡述了江南氨回收法煙氣脫硫的生產原理、工藝流程、發展歷史、技術特點、前景分析以及各類氨法技術情況,為煙氣脫硫技術的選擇特別是選用氨法煙氣脫硫技術提供參考。
1、FGD煙氣脫硫概況
我國清潔資源稀少,能源資源以煤炭為主,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75%。燃煤排放的二氧化硫連續多年 超過2000萬噸,居世界首位,我國已成為世界上第三大酸雨區和世界上大氣環境污染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其中火電廠二氧化硫排放量占全國總量的65% 。同時近年來電力供應緊張,電力裝機容量大量增加,預計到2020年我國二氧化硫排放量將達到每年3400萬噸。根據有關的研究結果,每排放1噸二氧化硫造成直接和間接經濟損失高達5000元,推算到2010年我國經濟損失的累計數字將達到2萬多億元,嚴重制約我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因此削減和控制燃煤二氧化硫污染、實現經濟與環境雙贏是我國能源和環境保護部門面臨的嚴峻挑戰,任務十分艱巨和緊迫。
我國的FGD煙氣脫硫在20世紀70年代開始研究,相對發達國家起步較晚、起點很低。長時間以來脫硫市場未形成規模,同時FGD變化因素較多、系統要求較高、投資和運行消耗很大,所以目前我國脫硫裝置基本上都是引進國外技術和設備并以鈣法(石灰石-石膏法)為主。一是因為鈣法的脫硫劑—石灰石來源豐富且價格便宜,另外鈣法技術在國外相當成熟且公開,獲取容易。但是由于鈣法技術設備易結垢阻塞、附產物石膏銷路不暢、系統復雜、投資多、占地面積大、產生二次污染、運行費用高等問題的日益顯現,使得這項技術在中國的推廣前景不容樂觀。
近年來氨法脫硫技術倍受業界關注,許多的企業、研究單位對氨法脫硫技術的前景作出了樂觀評價,諸如:“采用硫酸銨過程,煙氣脫硫可以實現自負盈虧”——美國Ellison 咨詢公司;“通過大量、高價值的副產品生產,煙氣脫硫可以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