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W一10型熔體物性測定儀
- 文件介紹:
- 該文件為 doc 格式,下載需要 1 積分
- RTW-10型熔體物性測定儀二、熔體粘度測定原理
旋轉粘度計原理如圖,鋼絲懸掛的內圓柱體在高溫熔體物中以慢速度旋轉,在鋼絲兩端由于層流性質的熔體物的內摩擦力而產生一個扭角φ,在鋼絲彈性范圍內扭角的大小與爐渣的粘度、自身的角速度有如下關系:φ=kωη。在角速度一定的情況下,則有:
η=K×φ (1)
式中:φ——鋼絲扭角;
η——熔體粘度;
K——儀器常數。
1、測量鋼絲的扭角,是利用光電管接收光信號的先后產生兩個不同步的電信號,再經過計算機計算變成時間,測得時間即可。當圓柱
體在熔體中旋轉平穩后,所測得的時間差便為一個定值。由此,可以得到以下關系式:
φ=ωt (2)
式中:φ——鋼絲扭角;
ω——電機自轉的角速度;
t——光電管所測得的時間差。
由(1)、(2)式得到如下式:η=Kt。
2、儀器常數K可用已知標準粘度液體進行標定。得出K值。通過測定一定溫度下的△t值,就可計算出被測爐渣的粘度值。
3、上述公式是假設所受的粘滯力矩全部來自等測液體。實際上由于空氣的粘滯力和吊絲材料的內摩擦。吊掛系統即使在空轉時也會有一定的扭轉,這一初試值在測量中會疊加到待測值上去。為此必須將公式修正如下:η=K(t-t0),式中t0表示儀器在空氣中運轉時毫秒計指示值。t0的來源有二:一是自身遮光孔未完全重合;一是在空轉過程中旋轉體與周圍空氣的摩擦。通過兩種已知粘度的液體進行標定,求出儀器常數K和t0。
四、技術特點
1、RTW-10型冶金熔體物性試驗裝置的高溫爐為水冷不銹鋼外殼二硅化鉬電阻爐。加熱爐長期工作溫度1600℃,最高加熱溫度1700℃。
2、測頭和鉬測桿噴涂防氧化涂層,內外套式石墨坩堝,坩堝可重復使用,大大降低了單次試驗消耗成本。
3、使用氧化鋯轉子和氧化鋯坩堝,對強氧化性爐渣也可準確測量。
4、升降機構采用伺服電機驅動,大口徑導柱,石墨導套,絲杠傳動,加熱爐升降平穩。無級調速,控制精度高,定位準確。
5、采用電動水平旋轉支撐,熔體粘度的測試與熔體密度、表面張力、電導率測試的裝置自動切換,運行平穩、可靠。
6、熔體粘度測頭的轉數(1~32)可設,有多種型號測頭,量程大,精度高。
7、采用品牌計算機及西門子PLC自動控制,系統運行穩定,故障率低。
8、熔體粘度可選用控溫降溫連續測量或恒溫定點測量。
9、高溫熔體粘度在計算機及PLC控制下,自動尋找液面、自動控制測頭插入深度、自動延時,自動完成測試工作。
10、實驗數據由計算機自動采集自動處理。
11、本設備采用6個U型硅鉬棒串聯的加熱形式。U型硅鉬棒說明: 硅鉬棒電熱元件是一種以二硅化鉬為基礎制成的耐高溫、抗氧化、低老化的電阻發熱元件。在高溫氧化性氣氛下使用時,表面生成一層光亮致密的石英(SiO2)玻璃膜,能夠保護硅鉬棒內層不再氧化,因此硅鉬棒元件具有獨特的高溫抗氧化性。在氧化氣氛下、最高使用溫度為1800℃,硅鉬棒電熱元件的電阻隨著溫度升高而迅速增加,當溫度不變時電阻值穩定。在正常情況下元件電阻不隨使用時間的長短而發生變化,因此,新舊硅鉬棒電熱元件可以混合使用。
12、本設備采用WRR2-120B雙支鉑銠30-鉑銠6 分度號B 溫度0-1600 保護管材質剛玉質的雙鉑銠熱電偶。雙鉑銠熱電偶是由兩組兩種不同成分的導體兩端接合成回路形成,也叫雙支鉑銠。當兩接合點溫度不同時,就會在回路內產生熱電流。如果熱電偶的工作端與參比端存在有溫差時,顯示儀表將會批示出熱電偶產生的熱電勢所對應的溫度值。熔體粘度測定時會加熱到1600℃左右,單鉑銠或其他形式的熱電偶溫度低于1600℃,且雙鉑銠熱電偶的保護管材質不能為高鋁質。
五、技術參數
1、電阻爐
長期工作溫度1600℃,最高加熱溫度1700℃ ;
控溫、測溫精度:±0.5℃。
2、升降機構
有效行程:700mm;
控制精度:0.5mm;
測量精度:0.0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