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動軸承與軸、孔的配合
- 文件介紹:
- 該文件為 doc 格式,下載需要 1 積分
- 滾動軸承與軸、孔的配合第一節 滾動軸承精度等級及其應用
一、滾動軸承的精度等級
國標GB/T307.3-1996規定向心軸承(圓錐滾子軸承除外)精度分為0,6,5,4,2(相當于GB/T307.3-1984規定G,E,D,C,B級)五級,精度依次升高,0(G)級精度最低,2(B)級精度最高。
國標GB/T307.3-1996規定圓錐滾子軸承精度分為0,6x,5,4四級;推力軸承精度分為0,6,5,4四級。
二、滾動軸承精度等級的選用
滾動軸承各級精度的應用情況如下:
0(G)級(通常稱為普通級)——用于低、中速及旋轉精度要求不高的一般旋轉機構,它在機械中應用最廣。例如普通機床變速箱、進給箱的軸承,汽車、拖拉機變速箱的軸承,普通電動機、水泵、壓縮機等旋轉機構中的軸承等。
6(E)級——用于轉速較高、旋轉精度要求較高的旋轉機構。例如普通機床的主軸后軸承,精密機床變速箱的軸承等o
5(D)級、4(C)級——用于高速、高旋轉精度要求的機構。例如精密機床的主軸軸承,精密儀器儀表的主要軸承等。
2(B)級——用于轉速很高、旋轉精度要求也很高的機構。例如齒輪磨床、精密坐標鏜床的主軸軸承,高精度儀器儀表的主要軸承等。
第二節 滾動軸承內、外徑的公差帶
滾動軸承的內圈、外圈都是薄壁零件,在制造和保管過程中容易變形,但當軸承內圈與軸、外圈與外殼孔裝配后,這種少量的變形會得到一定程度的矯正。田此,國家標準對軸承內、外徑分別規定了兩種尺寸公差和兩種形狀公差。
兩種尺寸公差是:①軸承單一內徑()與外徑()的偏差(,);②軸承單一平面平均內徑()與外徑()的偏差(,)。
兩種形狀公差是:①軸承單一徑向平面內,內徑()與外徑()的變動量(,);②軸承平均內徑()與外徑()的變動量(,)。
合格的滾動軸承,必須同時滿足所規定的兩種公差要求。
表17.1列出了部分向心軸承,的極限值。
表17.1 向心軸承,的極限值(摘自GB/T307.1-1994)
精度等級 0(G) 6(E) 5(D) 4(C) 2(B)
基本直徑
/mm ,/m
大于 到 上偏差 下偏差 上偏差 下偏差 上偏差 下偏差 上偏差 下偏差 上偏差 下偏差
內圈 18 30 0 -10 0 -8 0 6 0 5 0 2.5
30 50 0 -12 0 -10 0 -8 0 -6 0 -2.5
外圈 50 80 0 -13 0 -11 0 -9 0 -7 0 -4
80 120 0 -15 0 -13 0 -10 0 -8 0 -5
滾動軸承是標準部件,為了便于互換,軸承內圈與軸采用基孔制配合,外圈與孔采用基軸制配合。
標準中規定的軸承外圈單一平面平均直徑的公差帶的上偏差為零,如圖17.1所示,與一般基軸制相同;單一平面平均內徑的公差帶,其上偏差也為零(圖17.1),這和一般基孔制的規定不同。這主要考慮軸承配合的特殊需要。因為在多數情況下軸承內圈隨軸一起轉動,二者之間配合必須有一定過盈,但過盈量又不宜過大,以保證拆卸方便,防止內圈應力過大。的公差帶在零線下方,當其與k,m,n等軸配合時,將獲得比一般過渡配合規定的過盈量稍大的過盈配合;當與g,h等軸配合時不再是間隙配合、而成為過渡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