鉆齒輪室端面4一M8底孔機床設計和夾具設計
- 文件介紹:
- 該文件為 doc 格式,下載需要 5 積分
- 畢業設計-開題報告題目 鉆齒輪室端面4-M8底孔機床設計和夾具設計
1.目的及意義(含國內外的研究現狀分析):
組合機床是根據共監督加工要求,以大量通用部件為基礎,配以少量的專用部件組成一種高效專用機床。組合機床的設計,有以下兩種情況:其一,是根據具體的加工對象具體情況進行專門設計。其二,隨著組合機床在我國機械行業的廣泛應用,廣大工人總結自己生產和使用組合機床的經驗,發明組合機床不僅在其組成部件方面有共性,可設計通用部件,而且一些行業在完成一定的工藝范圍的組合機床是極其相似的,有可能設計為通用機床,這種組合機床就不需要每次按具體交工對象進行專門設計和生產,而是可以設計成通用品種,組織成批生產,然后被加工零件的具體需要,配以簡單的夾具及刀具,即可組成加工一定對象的高效、自動化技術設備,目前由于它仍是大批量機械產品實現高效,高質量經濟生產的關鍵設備,因而被廣泛應用于汽車,拖拉機,內燃機和壓縮機等許多工業生產領域。
在組合機床這類專用機床中,回轉式多工位組合機床和自動線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為真兩類機床可以把工件的很多加工工序分配到多個加工工位上并能同時從多個方向對工件的幾個方面進行加,此外,還可以通過轉位夾具或公國轉位翻轉裝置實現工件的五面加工或全部加工,因而具有很高的自動化程度和工作效率,被很多工業部門采用。
組合機床總體設計,方案的圖紙表現形式為:三圖一卡設計,包括被加工零件的工序圖,被加工零件的工序圖是根據選定的工藝方案,便是一臺組合機床或自動化線完成的工藝內容,加工部位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及技術要求,加工用定位基準,夾壓部位及被加工零件的材料,硬度,重量和在本道工序加工前毛坯和半成品情況的圖紙。它不能用戶提供的產品圖紙代替,而須在原零件圖紙基礎上,突出本機床和自動線的加工內容,加上必要的說明而繪制的。他是組合機床設計的主要依據,也是制造,使用,檢驗和調整機床的重要技術文件。零件加工的工藝方案要通過加工示意圖反映出來。加工示意圖表示被加工零件在機床上加工過程,刀具,輔具的布置狀況以及工件,夾具,刀具等加工機床各部件間的相對位置關系,機床的工作行程及工作循環等。加工示意圖是組合機床設計的主要圖紙之一,在總設計中占很重要的地位。聯系尺寸圖用來表示機床各組成部件的相互裝配聯系和運動關系,以檢查機床各部件相對位置及尺寸聯系是否滿足加工要求,通用部件的選擇是否合適,并為進一步展開多軸箱,夾具等專用部件,零件的設計提供依據。
在國外,近十年來,許多汽車制造廠商都在推行并行政策,并有不少組合機床制造廠與汽車廠密切合作應用這一方法來加速專用裝備的設計制造。例如:美國的Ingersoll和lamb,德國的grob和Ex-cell-o等公司都應用并行工程分別為一些汽車廠設計制造了眾多的缸體,缸蓋和變速箱等加工自動線,取得了較好的技術經濟效益。
借鑒國外發展機械制造業低成本自動化技術的經驗是有益的。我國機械制造業各企業有大量的通用設備,在發展現代機械自動化技術時,若以原有的設備為主,合理調整機床布局,添加少量的數控設備,引入CAD/CAM技術,充分發揮計算機自動化管理的優勢和人的創造性,共同構成一個以人為中心、以信息自動化為先導、樹立自主的單元化生產系統,為我國機械制造業自動化技術發展應用提供了一條投資少、見效快、效益高、符合我國國情的機械自動化技術發展應用新途徑.
另外我國組合機床自動線技術也取得了長足進步,自動線在加工精度、生產效率 、利用率、柔性化和綜合自動化等方面的巨大進步,標志著組合機床自動線技術發展達到的高水平。自動線的技術發展,刀具、控制和其它相關技術的進步以及用戶需求變化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綜上所述,我國組合機床的發展應用自動化技術,不但要起點高,瞄準世界先進水準,包括國際領域內已展露鋒芒的某些新技術,而且必須包括各種靈活的低成本、見效快的自動化技術,堅持提高與普及相結合的方針,我國的機械自動化技術發展應用才能健康地走上高速度、高質量和高效益之路。在我國完成無人化的工廠將恐怕不是機械制造業的主要發展模式,也不是機械自動化技術發展應用當務之急的事。這就是中國的機械自動化技術發展之路。
設計的目的
機床設計畢業設計,其目的在于通過機床主運動機械變速傳動系統的結構設計,使我們在擬定傳動和變速的結構方案過程中,得到設計構思、方案的分析、結構工藝性、機械制圖、零件計算、編寫技術文件和查閱資料等方面的綜合訓練,樹立正確的設計思想,掌握基本的設計方法,培養基本的設計方法,并培養了自己具有初步的結構分析、結構設計和計算能力。
2.基本內容和技術方案
1.零件的分析。包活生產類型的確定,零件的作用,零件的工藝分析。
2.工藝規程的設計。基準的選擇,工藝路線的制訂,加工設備及工藝轉配的選用,加工余量,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時的確定,確定在組合機床上完成的工藝內容及加工方法,并繪制加工零件的工序圖,編制工藝卡。
3.組合機床的總體設計。確定機床各部件之間的相互關系,選擇通用部件和刀具的導向,刀具的選擇,切削用量以及機床生產效率,并繪制機床尺寸聯系圖以及示意圖。
4.組合機床各部件的設計。包括多軸向的設計,傳動布局合理,軸與齒輪之間不發生干涉,保證傳動的平滑性和精確性。主軸的設計和軸承的選用及電機的選擇。
4.1運動設計 根據給定的被加工零件,確定機床的切削用量,通過分析比較擬定傳動方案和傳動系統圖,確定傳動副的傳動比及齒輪的齒數,并計算主軸的實際轉速與標準的相對誤差。
4.2動力設計 根據給定的工件,初算傳動軸的直徑、齒輪的模數;確定動力箱;計算多軸箱尺寸及設計傳動路線。完成裝配草圖后,要驗算傳動軸的直徑,齒輪模數否在允許范圍內。還要驗算主軸主件的靜剛度。
4.3結構設計 進行主運動傳動軸系、變速機構、主軸主件、箱體、潤滑與密封等的布置和機構設計。即繪制裝配圖和零件工作圖。
5.液壓裝置的設計。液壓滑臺,定位夾緊裝置均為液壓控制。
6.專用夾具的設計。擬定夾具結構方案,定位誤差及加緊力的計算,夾具 操作說明,繪制夾具裝備圖及夾具零件圖。
技術方案:我選定的課題是鉆齒輪室的M8的底孔,根據圖紙可知這一工藝的技術要求和精度要求比較高,故可以采用立式鉆床加工。下圖是我所設計的鉆床基本結構:
3進度安排:
第1-2周:搜集資料,熟悉課題,想好初步的設計方案,撰寫開題報考。
第3-4周:機床總體設計方案,畫出系統總圖,機床的總體設計。
第5-8周:機床的設計和夾具的設計,畫出裝配圖。
第9-10周:詳細設計,畫零件圖。
第12周:撰寫說明書,準備答辯。
4.指導老師意見:
指導教師簽名: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