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鑄模熱處理基本原理和分析
- 文件介紹:
- 該文件為 doc 格式,下載需要 1 積分
- 壓鑄模熱處理基本原理和分析進行淬火熱處理的。所以,必須在加工工序間進行消除這些內應力的退火處理。因此,在壓鑄模型塊的各個加工面,都需耍留加工余量,以便在消除應力的退火處理后,進行精加工。一般小的型塊可留1-3毫米的加工余量,大的型塊就需留3-5毫米的加工余量。另外,在鋼料體積的1/3以上耍被切削掉或鋼料的厚度的1/2以上被加工的情況下,在每一次加工工序中只須加工80%左右(加工余量留5-10毫米),加工到留2 -5毫米的精加工余量,再進行一次消除應力的退火處理。
若把熱作模具鋼加熱到600-6500C,會使80%以上的內應力消除,實際使用過程中就不會出什么問題。因此,消除內應力的退火處理時,務須緩慢地升溫到600-6500C,將這個溫度保持到使鋼料中心部分達到這個溫度為止(鋼料每厚25毫米需1個小時),然后在爐中冷卻。
〔注〕
(1)由于內部應力而引起變形,加工基準面、分型面、也將發生變形。因此,在進行消除應力的退火處理之前,留加工余最時,應包括所有加工面的精加工余量。
(2)消除應力的退火處理的溫度,不要超過6500C,過高的溫度會使鋼料的組織變壞,這一點務須注意。
(3)在上述溫度中進行退火時,會發生氧化、脫碳。這個問題將在下一節‘防止氧化、脫碳’一起闡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