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產200噸濃香花生油項目建議書
- 文件介紹:
- 該文件為 doc 格式,下載需要 1 積分
- 日產200噸濃香花生油項目建議書第一章 總 論
1.1 項目提出的背景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進行,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人們的膳食結構正向高品質、營養平衡、經濟合理的方面發展。我國的油料生產、加工、消費也呈現持續發展,食用油脂消費量逐年增加,油品檔次逐步提高。就食用油的質量來說,大中城市市場銷售的食用油已由傳統的二級油轉向味淡、色淺、少煙的高級烹調油及綠色環保的濃香花生油等機榨成品油,且這種良好的消費趨勢也正逐步向中小城市和廣大農村發展。據統計,2002年中國食品市場銷售額為1000多億人民幣。全國糧油工業利潤為26.7億元,其中油脂工業利潤為18.6億元。占整個糧油工業利潤的2/3以上。今后油脂、油料加工將繼續發展,高級烹調油、濃香花生油等機榨成品油所占比重將進一步提高并且銷售市場更加看好。
我國年油料產量約為5000萬噸,食用油脂年產量約為800萬噸,不能滿足國民對食用油脂消費的需求,為此,我國每年需從國外進口油脂和油料進行加工,以滿足國內油脂消費的需求。但大量從國外進口油料會對我國農業產生很多不利影響,同時,從國外進口的主要油料品種如大豆和菜籽多為轉基因品種,其生物安全性問題已受到國家有關部門和消費者的關注,國家在2001年已頒布了關于農產品轉基因生物安全性管理條例,加強了對進口油料的管理。要在限制和盡量減少進口油料和油脂的情況下,滿足我國對油脂消費快速增長的需求,我國必須提高油料的種植面積和油料產量,因此國家加大了對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力度,尤其是在油料主產區擴大油料的種植面積,已取得初步成效,相信在政府支持和市場經濟的調控下,今后數年內我國的油料產量將會有大幅度提高。
隨著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我國農業和糧油加工業將受到巨大影響,我國糧油加工業企業必須在生產規模、技術水平、產品質量、生產成本等方面趕上和接近國際先進水平,方可在市場競爭中生存和發展,才會爭得自己的生存空間。目前,我國的糧油和農副產品加工企業普遍存在著工藝落后、設備裝備水平不高、生產規模小、生產開工率低、產品附加值低、技術手段落后、資金負債率高、浪費嚴重等問題,這些企業無法參與國際競爭,因此,建設高水平的油脂加工企業,提高我國油脂加工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能力,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