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專業常見筆試題
- 文件介紹:
- 該文件為 doc 格式,下載需要 1 積分
- 機械專業常見筆試題1.問:常見的齒輪傳動失效有哪些形式?
答:齒輪的常見失效為:輪齒折斷、齒面磨損、齒面點蝕、齒面膠合、塑性變形等。
2.2.問:在不改變材料和尺寸的情況下,如何提高輪齒的抗折斷能力?
答:可采取如下措施:1)減小齒根應力集中;2)增大軸及支承剛度;3)采用適當的熱處理方法提高齒芯的韌性;4)對齒根表層進行強化處理。
3.3.問:為什么齒面點蝕一般首先發生在靠近節線的齒根面上?
答:當輪齒在靠近節線處嚙合時,由于相對滑動速度低形成油膜的條件差,潤滑不良,摩擦力較大,特別是直齒輪傳動,通常這時只有一對齒嚙合,輪齒受力也最大,因此,點蝕也就首先出現在靠近節線的齒根面上。
4.4.問:在開式齒輪傳動中,為什么一般不出現點蝕破壞?
答:開式齒輪傳動,由于齒面磨損較快,很少出現點蝕。
5.5.問:如何提高齒面抗點蝕的能力?
答:可采取如下措施:1)提高齒面硬度和降低表面粗糙度;2)在許用范圍內采用大的變位系數和,以增大綜合曲率半徑;3)采用粘度高的潤滑油;4)減小動載荷。
6.6.問:什么情況下工作的齒輪易出現膠合破壞?如何提高齒面抗膠合能力?
答:高速重載或低速重載的齒輪傳動易發生膠合失效。措施為:1)采用角度變位以降低嚙合開始和終了時的滑動系數;2)減小模數和齒高以降低滑動速度;3)采用極壓潤滑油;4)采用抗校核性能好的齒輪副材料;5)使大小齒輪保持硬度差;6)提高齒面硬度降低表面粗糙度。
7.7.問:閉式齒輪傳動與開式齒輪傳動的失效形式和設計準則有何不同?
答:閉式齒輪傳動:主要失效形式為齒面點蝕、輪齒折斷和膠合。目前一般只進行接觸疲勞強度和彎曲疲勞強度計算。開式齒輪傳動:主要失效形式為輪齒折斷和齒面磨損,磨損尚無完善的計算方法,故目前只進行彎曲疲勞強度計算,用適當增大模數的辦法考慮磨損的影響。 8.問:硬齒面與軟齒面如何劃分?其熱處理方式有何不同?
答:軟齒面:HB≤350,硬齒面:HB>350。軟齒面熱處理一般為調質或正火,而硬齒面則是正火或調質后切齒,再經表面硬化處理。
9.問:在進行齒輪強度計算時,為什么要引入載荷系數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