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縮機功率
- 文件介紹:
- 該文件為 docx 格式,下載需要 1 積分
- 壓縮機功率壓縮機氣體需要消耗的能,大型離心壓縮機由原動機(如汽輪機.燃動機等)驅動,原動機軸端所傳遞的功率包括壓縮機軸承、齒輪箱及聯(lián)軸節(jié)等傳動部分的機械損失以及壓縮機內功率。內功率指的是壓縮機轉子對氣體所消耗的功率。壓縮機轉子是通過葉輪向氣體傳遞能量的。葉輪除對氣體作功外,葉輪的輪盤、輪蓋的外側面及輪緣與周圍氣體的摩擦所產(chǎn)生的輪阻損失、葉輪出口高壓氣體漏回到葉輪低壓端的漏氣損失也都要消耗功。
對整個壓縮機來說,葉輪對氣體作功轉換成下列三個部分:提高氣體的靜壓能(壓縮功),使氣體從進口壓力提高到出口壓力。提高氣體的動能。在一般情況下,動能的提高不大,常常可以忽略不計。克服氣流在級中的流動損失。這部分流動損失,是指氣流在葉輪內和級的固定元件(如吸氣室、擴壓器、彎道、回流器、蝸殼等)內的流動損失。
總之,壓縮機級的中功耗有五部分組成,即靜壓能提高、動能的變化、流動的損失、輪阻損失和漏氣損失組成的,但只有靜壓能的提高對氣體的升壓是有用的。
1 氣體的壓縮過程:靜壓能的提高與氣體的壓縮過程有關。熱力學把氣體的壓縮過程 分為:等溫壓縮過程、絕熱壓縮過程和多變壓縮過程。壓縮機中氣體的實際壓縮過程是多變壓縮過程,但可忽略與外界的熱交換。現(xiàn)分析各壓縮過程中的靜壓能提高(壓縮功)。設壓縮機進出口參數(shù)分別為P1、V1、T1和P2、V2、T2,壓縮氣體的所需能量的單位Kg.m/Kg表示,它表示壓縮 1kg氣體所需的能量。
1.1等溫壓縮 T=Const (恒定)
等溫壓縮功為 His=RTLn(P2/P1) (Kg.m/Kg)(表明等溫壓縮能量直接與進氣溫度、氣體常數(shù)和Ln(P2/P1)成正比)
1.2絕熱壓縮
氣體在壓縮過程中與外界無熱交換且無氣體流動損失和摩擦損失。
絕熱壓縮后氣體溫度: T2/T1=(P2/P1)(k-1)/k
絕熱壓縮功為: Had=K/(K-1)RT1((P2/P1)(k-1)/k-1) (Kg.m/Kg) (k為絕熱指數(shù),對理想氣體它等于比熱容比)(絕熱即等熵壓縮功與進氣溫度成正比;與氣體常數(shù)成正比,即與氣體分子量成反比;與壓力比的(k-1)/k次方成正比;還與氣體的絕熱指數(shù)有關,其他條件相同時一般k越大,壓縮功越大)
1.3多變壓縮過程:此過程存在流動損失和磨擦損失,外界可以有熱交換或者無熱交換。
多變過程氣體溫度計算式為: T2/T1=(P2/P1)(k-1)/k
多變壓縮功為: k/(k-1)(RT1(ω(k-1)/k -1) ) (Kg.m/Kg)(ω= P2/P1)
以上式中R為氣體常數(shù),多變壓縮功與k有關;與進氣溫度成正比;與氣體常數(shù)成正比;即與氣體分子量成反比(被壓縮氣體組份越輕則R越大);多變過程和理論絕熱過程的公式具有同樣形式,只是絕熱指數(shù)K代以多變指數(shù)m。多變指數(shù)和絕熱指數(shù)不同,它不僅和氣體的種類有關,而且與設備結構有關系。對于離心式壓縮機來說,多變指數(shù)m大于絕熱指數(shù)K。機器設計和控制的愈合理,則m愈接近K值。
2 壓縮機過程分析討論
2.1三種典型壓縮過程,如氣體溫度和壓比相同,則等溫壓縮過程需要的壓縮功最小,排氣溫度最低,等于進氣溫度。這是一種理想情況,實際上只能接近而不能達到。多變壓縮過程需要的能量頭最大,所以多級壓縮機常做成多段,增加段間冷卻器從而使壓縮過程向等溫壓縮過程靠近,對于具有中間冷卻器的壓縮機常用等溫效率來衡量機器的完善程度。
2.2同質量流量的同種氣體來說,如初溫度相同,當壓縮比相同,其功耗也相同。例如把氣體從10個大氣壓壓縮到100個大氣壓,與從1個大氣壓壓縮到10個大氣壓所需要的功耗相同。
2.3氣體所需的壓縮功與氣體的性質有關,對輕氣體,因為氣體R大,所以在相同壓比下需要的壓縮功就比壓縮重氣體大(從壓縮表達式可以看出),但由于同一壓縮機及壓縮同一體積流量的不同氣體,所提供的葉片功是相同的,也即葉片與氣體性質無關,所以在同一壓力比要求下,壓縮輕氣體需要的級數(shù)比重氣體多。
2.4多變過程是具有損失的過程,多變指數(shù)m反映多變壓縮過程所需功的大小。損失使氣體得到附加熱量,采用中間冷卻器,目的是為了向等溫壓縮過程靠近。各個不同壓縮過程在P-V圖和T-S圖上的表示如下圖2、圖3所示。各個過程的壓縮功就是各壓縮過程線縱坐標及P=P1、 P=P2兩條等壓線所包括的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