曳引機的制造工藝
- 文件介紹:
- 該文件為 docx 格式,下載需要 10 積分
- 曳引機的制造工藝電梯曳引機包括了箱體、箱蓋、主軸、蝸輪、蝸桿、曳引輪、制動系統等零部件。在這里主要討論其三大部件—箱體、蝸輪蝸桿、曳引輪的制造工藝。
一、曳引機箱體加工工藝
箱體是曳引機的基礎零件,它將曳引機主軸、蝸桿、蝸輪、曳引輪等零件組裝成一個整體,使他們之間保持正確的相互位置,并按照一定的傳動關系協調的傳遞運動或動力。因此箱體的加工質量將直接影響曳引機的精度、質量和壽命。
1、精度的要求
·主要平面形狀精度和表面粗糙度:一般箱體主要平面的平面度在0.1~0.03mm之間,表面粗糙度Ra值達2.5~0.63,各主要平面對裝配基準面垂直度為0.1/300。
·孔尺寸精度、形狀精度和表面粗糙度:主軸箱主軸支承孔的尺寸精度一般為IT6,其圓度、圓徑度公差不超過孔徑公差的一半,表面粗糙度Ra值為0.63~0.32.其余支承孔尺寸精度為IT7~IT6、表面粗糙度Ra值為2.5~0.63。
·孔和平面的相互位置精度:支承孔之間的孔距公差為0.12~0.05mm,平行度公差一般取0.1~0.04mm。同一軸上的孔同軸度公差一般為0.04~0.01mm。支承孔與只要平面的平行度公差為0.1~0.05mm。主要平面間及主要平面與支承孔之間的垂直度公差為0.1~0.04mm。
(1)加工工藝的分析
①箱體毛坯的制備通常用鑄造來完成,材料選用灰鑄鐵HT200,灰鑄鐵不僅成本低,而且具有較好的耐磨性,可鑄性、可切削性和阻尼特性。毛坯鑄造時,應防止砂眼和氣孔的產生,為了減少毛坯制造時產生殘余應力,應使箱體壁厚盡量均勻,箱體澆鑄后應安排時效或退火處理;同時由于加工過程中要去除一部分材料,破壞了鑄件的內部應力平衡,可能會造成工件變形。因此,在最后的精加工工序之前,可以考慮插入時效工序,或采用重新裝夾、靜置幾天后再加工等方法來釋放內應力,保證箱體加工后的穩定性。
(2)加工工藝路線的規劃
為了保證主軸定位孔的形位精度及主軸和蝸桿的相對位置精度,應該先將箱體上下兩部分的結合面和安裝、定位孔加工完成后,將箱體上下兩部分裝配好在進行加工。擬定箱體的加工工藝路線如圖所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