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化泵檢修工藝
- 文件介紹:
- 該文件為 doc 格式,下載需要 10 積分
- 乳化泵檢修工藝一、乳化泵檢修工藝作業(yè)流程
進廠預檢驗收→外部整體清洗→解體分類→部件清洗拆檢→零部件分類修理→部件組裝→部件試驗→總裝→整架試驗→噴漆防腐→聯(lián)動試驗→驗收→出廠。
二、主要檢修內容為:
1、對乳化液泵、電動機、蓄能器、卸載閥、安全閥、齒輪泵等進行全面分解、清洗、檢查、修理或更換;
2、檢查乳化液泵,調整曲軸和軸瓦、連桿、連桿襯套、滑塊、密封件等運動件的間隙,并應整修瓦襯、緊固軸瓦螺釘,視其磨損情況給予更換;
3、檢查電動機聯(lián)軸器,更換更換磨損嚴重的機械部件,如齒輪、軸承、聯(lián)軸器等;
4、閥類應全部分解清洗,更換損壞的零件與密封件,按規(guī)定打壓試驗,逐個調定安全閥的壓力;
5、給大修檢查合格的部件除銹、噴漆;
6、做好檢修試驗記錄。
三、各主要檢修工序工藝規(guī)程
1、曲軸連桿機構的拆裝、檢查和裝配
1.1曲 軸連桿機構的拆卸
1.1.1拆除箱體上的空氣濾清器、上蓋板、小齒輪軸承壓蓋、齒輪等。
1.1.2取出小齒輪軸,并用手錘、銅棒拆下軸承。
1.1.3拆除大齒輪壓板,用拔軸器拉下大齒輪,取下鍵 。
1.1.4拆除曲軸軸承壓板和后蓋板 。
1.1.5拆除連桿螺栓,取出連桿瓦蓋和后軸瓦,轉動曲軸至適當位置,分別拆下兩組連桿后瓦蓋,并將三組連桿推向前面直至完全脫離曲軸。
1.1.6用50mm長的全絲螺栓擰入曲軸軸承套的拆卸孔(使用2條時按180°分布,3條時按120°分布),分別均勻扭動頂出軸承套.然后用彈簧卡鉗取下套內擋圈,用手錘墊以銅棒輕輕擊出軸承
1.1.7一人抬起曲軸一端,另一人用木棒通至后蓋板孔托起曲軸,慢慢地取出曲軸。
1.1.8從后蓋板孔分別取出三組連桿和滑塊;用螺栓旋入滑塊的定位基孔內,取出定位塞;用沖棒沖出滑塊銷.從連桿上取下滑塊,并用專用工具取下活塞環(huán)。
1.2曲軸的檢查
1.2.1外觀檢查:主要檢查軸頸表面有無擦傷和燒傷現(xiàn)象。
1.2.2軸頸磨損檢查:將曲軸兩端的中心孔修整好。并用頂尖將曲軸安裝在車床的床頭與尾架間(也可以將曲軸兩端的軸頸支架在V形鐵上),用千分尺測量其圓度和圓柱度,以掌握曲軸的磨損程度,進一步確定需要修磨的尺寸。測量時,在一個軸頸上測量兩個平面,每一個平面從互相垂直的兩個方向測量;軸頸同一橫斷面上的最大差數(shù)值的一半為圓度誤差,軸頸直徑在縱斷面上的最大差數(shù)值的一半作為圓柱度誤差。
1.2.3裂紋的檢查:曲軸的裂紋多發(fā)生在曲柄臂與軸頸之間過渡圓角處,經清洗后,應用磁粉探傷設備檢查軸頸表面裂紋。也可使用浸油敲擊法,即將曲軸置于煤油中浸3~5min,取出后擦凈表面煤油并撒上白粉,然后分段用小錘輕輕敲擊,如有明顯的油跡出現(xiàn),即該處有裂紋。
1.2.4連桿軸頸與軸頸平行度的檢查:檢查某連桿軸頸時,先將它轉到量高位置,用百分表的觸針垂直抵在軸頸上面的一端;然后再將百分表移至此軸頸上面的另一端,兩次讀數(shù)的差即為連桿軸頸與主軸頸的平行度將曲軸轉90°,使上述被測的連桿軸頸轉到水平面內,用同樣的方法可以檢查它在水平面內與主軸頸的平行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