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表面熱處理及金屬表面處理工藝
- 文件介紹:
- 該文件為 doc 格式,下載需要 1 積分
- 常用表面熱處理及金屬表面處理工藝名詞 說明 目的 適用范圍
退火
加熱到相變溫度以上,保溫一定的時間,然后慢慢冷卻 1.消除在前一工序(鍛造、冷壓等)中產生的內應力
2.降低硬度,改善加工性能,
3.增加塑性和韌性
4.使材料的成分或組織均勻,為以后的熱處理做準備
完全退火適用于含碳量0.8%以下的鑄鍛件、焊件;;
為消除內應力的退火主要用于鑄件和焊件
正火 加熱到相變溫度以上,保溫一定時間,再在空氣中冷卻 1.細化晶粒
2.與退火后相比,強度略有增高,并能改善低碳鋼的能力
用于各種鋼與鑄件
淬火 加熱到相變溫度以上,保溫一定的時間,再在冷卻劑(水、油或鹽水)中急速的冷卻 1.提高硬度及強度
2.提高耐磨性
淬火后鋼件必須回火
回火 經淬火后在加熱到相變溫度以下的某一溫度,在該溫度停留一定時間,然后在水、油或空氣中冷卻 1.消除淬火時產生的內應力
2.增加韌性,降低硬度
高碳鋼制的工具、量具、刃具,用低溫回火;
彈簧中用中溫(350~500)0C回火
調質 淬火后再進行高溫回火稱為“調質” 可以完全消除內應力,并獲得較高的綜合力學性能 用于重要的軸、齒輪以及絲桿等零件
表面淬火 用火焰或感應加熱,將零件表面迅速加熱至相變溫度以上,急速冷卻 使零件表面獲得高硬度,而心部保持一定韌性,使零件既耐磨又能承受沖擊
用于重要的齒輪以及曲軸、活塞銷等
滲碳淬火 在滲碳劑中加熱到900~950oC,停留一定時間,將碳滲入鋼表面,深度約0.5~2mm,再淬火后回火 增加零件表面硬度及耐磨性,提高材料的疲勞強度
適用于含碳量0.08%~0.25%的低碳鋼及低碳合金鋼
碳氮共滲 使工作表面同時同時滲入碳和氮元素 增加表面硬度耐磨性、疲勞強度和耐腐蝕性
適用于碳素鋼及合金結構鋼
氮化 使工作表面滲入氮元素 增加表面硬度耐磨性、疲勞強度和耐腐蝕性 適用于含:鉻、鉬、錳等的合金鋼,例如要求耐磨的主軸、量規、樣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