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国产精品久久久久99,欧美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在线观看,好紧好湿好滑好爽好大,国产嘿嘿嘿视频在线观看

  熱門關鍵詞:
一級圓錐齒輪減速器課程設計
  • 該文件為doc格式
  • 文件大小:4.45 MB
  • 下載次數(shù)
  • 文件評級
  • 更新時間:2017-12-29
  • 發(fā) 布 人yj747702379
  • 文件下載:
  • 立即下載

  • 文件介紹:
  • 該文件為 doc 格式,下載需要 5 積分
  • 課程設計一級圓錐齒輪減速器二、電動機的選擇
    1、電動機類型的選擇
    按工作要求和條件選用三相籠型異步電動機,封閉式結構,電壓380V,Y型。
    2、電動機功率選擇
    (1)傳動裝置的總效率:
    ηaη1•η23•η3•η4•η5
    式中:η1、η2、η3、η4、η5分別是帶傳動、軸承、齒輪傳動、聯(lián)軸器和輸送鏈的傳動效率。
    取η1=0.95,η2=0.98,η3=0.97,η4=0.99,η5=0.93,則
    ηa=0.95×0.983×0.97×0.99×0.93 =0.80
    (2)電機所需的功率:
    =kw==3kw
    = =3.75kw
    3、確定電動機轉速
    計算鏈輪工作轉速:

    按《機械設計課程設計指導書》P7表1推薦的傳動比合理范圍,取V帶傳動比,一級錐齒輪減速器的傳遞比。則總傳動比合理范圍為。故電動機轉速的可選范圍為:。
    符合這一范圍的同步轉速有750、1000、和1500r/min。
    根據(jù)容量和轉速,由有關手冊查出有三種適用的電動機型號,因此有三種傳動比方案,綜合考慮電動機和傳動裝置尺寸、重量、價格和帶傳動、減速器的傳動比,可見第2方案比較適合,則選n=1000r/min。
    4、確定電動機型號
    根據(jù)以上選用的電動機類型,所需的額定功率及同步轉速,選定電動機型號為Y132M1-6。
    其主要性能:額定功率4KW;滿載轉速960r/min;額定轉矩2.0。






    三、計算總傳動比及分配各級的傳動比
    1、總傳動比
    ia=nm/n=960/127.39=7.53
    2、分配各級傳動比
    (1)據(jù)指導書P7表1,為使V帶傳動外廓尺寸不致過大,取ij=3。
    (2)id=ia/ij=2.51
































    四、運動參數(shù)及動力參數(shù)計算
    1、計算各軸轉速
    nⅠ=nm/id=960/2.51=382.5r/min
    nⅡ=nⅠ/ij=382.5/3=127.39r/min
    nⅢ=nⅡ=127.39r/min
    2、計算各軸的輸入功率
    PI=Pd=3.75×0.95=3.56 KW
    PII=PIη2×η3=3.56×0.98×0.97=3.39 KW
    PIII=PII×η2×η4=3.39×0.99×0.98=3.29KW
    3、計算各軸扭矩
    電動機輸出軸轉矩:
    Td=9.55×106Pd/nd=9.55×106×3.75/960=37.30 N·m
    各軸輸入轉矩
    TI=Td×η1=35.4 N·m
    TII= TIη2×η3=33.7N·m
    TIII=9.55×106PIII/nIII=32.7N·m


























    五、傳動零件的設計計算
    V帶傳動的設計計算
    1、選擇普通V帶截型
    由教材P156表8-7取工作情況系數(shù)kA=1.2
    計算功率Pca=KAP=1.2×2.51=3.012KW
    由教材P157圖8-11選用A型V帶
    2、確定帶輪基準直徑,并驗算帶速
    由教材教材P157圖8-11推薦的小帶輪基準直徑為:80~100mm,
    則取dd1=100mm>dmin=75 mm
    大帶輪直徑 dd2=nd/nI·dd1=960/382.5×100=251mm
    由教材P157表8-8,取dd2=250mm
    實際從動輪轉速nI’=nd·dd1/dd2=960×100/250=384r/min
    轉速誤差為:nI-nI’/nI=(382.5-384)/382.5=-0.0039<0.05(允許)
    帶速V:V=πdd1nd/60×1000=π×100×960/60×1000=5.024m/s
    在5~25m/s范圍內,帶速合適
    3、確定中心距a,并選擇V帶的基準長度Ld
    根據(jù)教材P152式(8-20)0.7(dd1+dd2)≤a0≤2(dd1+dd2)得:
    0.7(100+250)≤a0≤2(100+250)
    所以有:245mm≤a0≤700mm,取a0=500
    由教材P158式(8-22)Ld0=2a0+1.57(dd1+dd2)+ (dd1-dd2)2/4a0得:
    Ld0=2×500+1.57(100+280)+(280-100)2/4×500=1612.8mm
    根據(jù)教材P146表(8-2)取Ld=1600mm
    根據(jù)教材P158式(8-23)得:
    a≈a0+(Ld-L0)/2=500+(1600-1560.75)/2=520mm
    4、驗算小帶輪包角
    根據(jù)教材P152式(8-20)α1=1800-(dd1-dd2)×57.30/a
    =1800-(250-100)×57.30/520=1800-20.90=163.50>1200(適用)
    5、確定帶的根數(shù)
    根據(jù)教材P152表(8-4a)查得:P0=0.95KW
    根據(jù)教材P153表(8-4b)查得:△P0=0.11KW
    根據(jù)教材P155表(8-5)查得:Ka=0.96
    根據(jù)教材P146表(8-2)查得:Kl=0.99
    由教材P158式(8-26)得:
    Z=Pca/[(P0+△P0)KaKl]=3/[(0.95+0.11)×0.96×0.99]=3
    取Z=3
    6、計算軸上壓力
    由教材P149表8-3查得q=0.1kg/m,由教材P158式(8-27)單根V帶的初拉力:
    F0=500Pca(2.5-Ka)/ZV Ka+qV2
    =500×(2.5-0.93)×4.8/0.93×5×5.03+0.1×5.0242=162.17N
    則作用在軸承的壓力Fp,由教材P159式(8-28)得:
    Fp=2ZF0sinα1/2=2×3×162.17×sin163.50/2=963N
    齒輪傳動的設計計算
    1、選擇齒輪材料及精度等級
    考慮減速器傳遞功率不大,所以齒輪采用軟齒面。小齒輪選用40Cr調質,齒面硬度為240~260HBS。大齒輪選用45鋼調質,齒面硬度220HBS;根據(jù)教材P210表10-8選7級精度。齒面粗糙度Ra≤1.6~3.2μm
    2、按齒面接觸疲勞強度設計
    根據(jù)教材P203式10-9a:進行計算
    確定有關參數(shù)如下:
    ① 傳動比i齒=3
    取小齒輪齒數(shù)Z1=20。則大齒輪齒數(shù):Z2=iZ1=3×20=60
    實際傳動比i0=52/20=2.6
    傳動比誤差:i-i0/I=2.6-2.6/2.6=0%<2.5% 可用
    齒數(shù)比:u=i0=2.6
    ② 由教材P224取φR=0.3
    ③ 轉矩T1
    T1=35.4N·mm
    ④ 載荷系數(shù)k 取k=1.3
    ⑤ 許用接觸應力[σH] [σH]=σHlimkHN/SH
    由教材P209圖10-21查得: σHlimZ1=560Mpa σHlimZ2=500Mpa
    由教材P206式10-13計算應力循環(huán)次數(shù)N
    N1=60njLh=60×331.03×1×(16×365×10)=2.7648×109
    N2=N1/i=1.16×109/3=9.216×108
    由教材P207圖10-19查得接觸疲勞的壽命系數(shù):
    KHN1=0.87 KHN2=0.90
    通用齒輪和一般工業(yè)齒輪,按一般可靠度要求,選取安全系數(shù)SH=1.0
    [σH]1=σHlim1 KHN1/SH=560×0.93/1.0Mpa=487.2Mpa
    [σH]2=σHlim2 KHN2/SH=350×0.97/1.0Mpa=450Mpa
    ⑥彈性影響系數(shù)ZE 由教材P201表10-6查得ZE=189.8MPa1/2
    故得:
    =67.9
    計算平均分度圓處的圓周速度vm
    分錐角δ1=arctan(Z1/Z2)=
    當量齒數(shù) Zv1= Z1/cosδ1=21.43 Zv2= Z2/cosδ1=144.86
    平均分度圓處的圓周速度:
    計算載荷系數(shù) 根據(jù)v=3.41m/s錐齒輪為7級精度
    由教材P194圖10-8查得:動載系數(shù)KV=1.08
    由教材P193表10-2查得: 使用系數(shù)KA=1
    由教材P195表10-3查得: 齒間嚙合系數(shù)Ka=1
    由教材P226b表10-9查得: 軸承系數(shù)KHβbe=1.10
    故載荷系數(shù)K=KAKVKHaKHβ=2.475
    按實際的載荷系數(shù)校正所得的分度圓直徑
    根據(jù)P226式(10-10(a))
    模數(shù):m=d1/Z1=152.58/20=7.6mm
    取標準模數(shù):m=7
    3、校核齒根彎曲疲勞強度
    根據(jù)教材P226公式10-23:
    確定有關參數(shù)和系數(shù)
    ① 分度圓直徑:d1=mZ1=7×20=140mm d2=mZ2=7×52=364mm
    齒寬:
    故得 取b=65
    ② 齒形系數(shù)YFa和應力修正系數(shù)YSa
    根據(jù)教材P200表10-5得:
    YFa1=2.72 YSa1=1.57 YFa2=2.14 YSa2=1.83
    ③許用彎曲應力[σF] 根據(jù)公式:[σF]= σFLim2/SF
    根據(jù)教材P208圖10-20(c)得 σFLim1=420Mpa σFLim2 =330Mpa
    按一般可靠度選取安全系數(shù)SF=1.25
    計算兩輪的許用彎曲應力
    [σF]1=σFLim1 /SF=420/1.25=336Mpa
    [σF]2=σFLim2/SF=330/1.25=264Mpa
    ④ 將求得的各參數(shù)代入式


    故輪齒齒根彎曲疲勞強度足夠
    5計算齒輪的圓周速度V
    V=πd1n1/60×1000=2.43m/s






    六、軸的設計計算
    輸入軸的設計計算
    1、按扭矩初算軸徑
    選用45調質,硬度217~255HBS
    根據(jù)教材P370(15-2)式,并查表15-3,取A=115
    d≥115 (3.70/331.03)1/3mm=25.7mm
    考慮有鍵槽,將直徑增大5%,則:d=25.7×(1+5%)mm=27
    ∴選d=28mm
    2、軸的結構設計
    (1)軸上零件的定位,固定和裝配
    單級減速器中可將輸入軸的圓錐齒輪做成懸臂結構,安排在箱體一側,兩軸承安排在齒輪的右側,齒輪左面由套筒定位,右面用擋圈固定,周向用平鍵連接。兩軸承分別以套杯和套筒定位。
    (2)確定軸各段直徑和長度
    I段:d1=28mm 長度取L1=50mm
    ∵h=2c c=1.5mm
    II段:d2=d1+2h=28+2×2×1.5=34mm
    ∴d2=34mm
    軸承端蓋的總寬度為20mm。根據(jù)軸承端蓋的拆裝及便于對軸承添加潤滑脂的要求,取端蓋的外端面和帶輪右端面的距離l=30mm,故
    III段:參照工作要求并根據(jù)d2=34mm,有軸承產(chǎn)品目錄中初步選取0基本游隙組、標準精度等級的單列圓錐滾子軸承30208其內徑為40mm,寬度為18mm。故mm。L3=18mm。Ⅴ段軸承右端有套筒定位,為使套筒端面可靠地壓緊軸承,此軸段應略短于軸承寬度,故取l5=16mm
    Ⅵ段:取安裝錐齒輪處的軸段Ⅵ的直徑為34mm取錐齒輪的寬度為56mm,取套筒的長度為20mm,則l6=56+20+(18-16)=78mm
    Ⅳ段:取d4=28mm
    在Ⅳ軸段加一套筒對軸承進行定位。套筒的外徑為d=50mm
    至此,已初步確定了軸的各段直徑和距離。
    (3)按彎矩復合強度計算
    ①求小齒輪分度圓直徑:已知d1=140mm
    ②求轉矩:已知T1=111070N·mm
    ③求圓周力:Ft
    根據(jù)教材P198(10-3)式得:
    Ft=2T1/dm1=111070/[d1(1-0.5ΦR)]=1904N
    ④求徑向力Fr1和軸向力Fa1
    根據(jù)教材P225(10-22)式得:
    Fr=Ft·tanαcosδ1=646.8N
    Fa=Ft·tanαsinδ1=248.8N
    軸承支反力:






    由于軸單向旋轉,轉矩產(chǎn)生的扭轉切應力按脈動循環(huán)變化,取α=0.6。
    校核危險截面C的強度
    由式(15-5)


    該軸強度足夠。
    輸出軸的設計計算
    1、按扭矩初算軸徑
    選用45#調質鋼,硬度(217~255HBS)
    根據(jù)教材P370頁式(15-2),表(15-3)取A=115
    d≥A(P3/n3)1/3=115(3.43/127.32)1/3=34.64mm
    輸出軸的最小值直徑顯然是安裝聯(lián)軸器處的直徑與聯(lián)軸器的孔徑相適應,故需同時選取聯(lián)軸器型號。
    聯(lián)軸器的計算轉矩 有P351表14-1,考慮到轉矩變化很小,故取KA=1.3。則
    根據(jù)機械設計手冊選擇LT7型彈性套注銷聯(lián)軸器,故取半聯(lián)軸器長度,,則半聯(lián)軸器與軸配合的轂孔長度
    2、軸的結構設計
    (1)確定軸的各段直徑和長度
    為了滿足半聯(lián)軸器的軸向定位要求,Ι軸段右端需制出一軸肩,故取Ⅱ軸段直徑左端用軸段擋圈定位。按軸段直徑取擋圈直徑D=49mm,半聯(lián)軸器與軸配合的轂空長度,為了保證軸端擋圈只壓在半聯(lián)軸器上二不壓在軸的斷面上,故Ι段的長度應比l1小一些,故取
    照工作要求并根據(jù),有軸承產(chǎn)品目錄中初步選取0基本游隙組、標準精度等級的單列圓錐滾子軸承33210其內徑為
    其尺寸為50x90x32。故mm。
    取安裝錐齒輪處的軸段Ⅴ的直徑為,齒輪的左端面與右軸承之間采用套筒定位,取錐齒輪的寬度為60mm,為了是軸套可靠的壓緊齒輪,此軸段應略短于輪轂寬度。故取,齒輪的右端面采用軸肩定位。軸肩高度h>0.07d,故取h=6mm。則Ⅳ段的直徑。
    對于左軸承若直接采用Ⅳ軸段定位,則軸肩直徑大于軸承內圈直徑,不利于拆卸軸承,應在左軸承和Ⅳ軸段間加一套筒。軸承端蓋的總寬度為20mm。根據(jù)軸承端蓋的拆裝及便于對軸承添加潤滑脂的要求,取端蓋的外端面和帶輪右端面的距離l=30mm,故
    取齒輪距箱體內壁距離a=16mm,考慮到箱體的鑄造誤差,取s=8mm,已知滾動軸承寬度T=32mm,則
    取Ⅳ段距箱體內壁的距離為16mm,在確定軸承位置時,應距箱體內壁一定距離,取8mm,則。
    至此,已初步確定了軸的各段直徑和長度。
    (2)軸上零件的周向定位
    錐齒輪、半聯(lián)軸器與軸的周向定位均采用平鍵連接。
    按d5有P106表6-1查的平鍵截面。鍵槽用銑刀加工,長45mm,同樣半聯(lián)軸器與軸的連接選用平鍵,滾動軸承與軸的周向定位是有過渡配合來保證的。
    (3)求軸上載荷 根據(jù)軸的結構圖做出周德計算簡圖。在確定軸承的支點位置時兌取33210型,查的a=23.2mm。


    載荷 水平面 垂直面
    支反力


    彎矩
    扭矩 T=26.082N.m
    (4)按彎扭合成應力校核軸的強度

    故安全。
    八、滾動軸承的選擇及校核計算
    根據(jù)根據(jù)條件,軸承預計壽命:16×365×10=58400小時
    1、計算輸入軸軸承
    (1)兩軸承徑向反力:
    初選兩軸承為圓錐滾子軸承30208型
    根據(jù)教材P322表13-7得軸承內部軸向力查機械手冊知Y=1.6,e=0.37。

    有P322式13-11得
    (2)求系數(shù)x、y
    FaA/Fra=0.36
    Fab/Frb=0.53
    根據(jù)教材P321表13-5得e=0.37
    XA=1 XB=0.4
    YA=0 YB=1.6
    (3)計算當量載荷P1、P2
    根據(jù)教材P321表13-6取fP=1.2
    根據(jù)教材P320式13-8a得
    P1=fP(xAFrA+yAFaA)=4443.4N
    P2=fp(xBFrB+yBFaA)= 2560N
    (4)軸承壽命計算
    ∵故取P=4443.4N
    ∵ε=10/3
    根據(jù)手冊得30208型的Cr=63000N
    由教材P320式13-5a得
    Lh=106/60n(Cr/P)ε=16670/458.2×(1×63000/4443.4)10/3
    =347322h>58400h
    ∴預期壽命足夠
    2、計算輸出軸軸承
    1)兩軸承徑向反力:
    初選兩軸承為圓錐滾子軸承33210型
    根據(jù)教材P322表13-7得軸承內部軸向力查機械手冊知Y=1.5,e=0.41。

    有P322式13-11得
    (2)求系數(shù)x、y
    FaA/Fra=1.67>e
    Fab/Frb=0.33>e
    XA=0.4 XB=1
    YA=1.5 YB=0
    (3)計算當量載荷P1、P2
    根據(jù)教材P321表13-6取fP=1.2
    根據(jù)教材P320式13-8a得
    P1=fP(xAFrA+yAFaA)=3215.8N
    P2=fp(xBFrB+yBFaA)= 3210N
    (4)軸承壽命計算
    ∵故取P=3215.8N
    ∵ε=10/3
    根據(jù)手冊得33210型的Cr=112000N
    由教材P320式13-5a得
    Lh=106/60n(Cr/P)ε=16670/458.2×(1×112000/3215.8)10/3
    =18059903h>58400h
















    九、鍵連接的選擇及校核計算
    1、大帶輪與軸連接采用平鍵連接
    軸徑d1=28mm,L1=50mm
    查手冊P51 選用C型平鍵,得:b=8 h=7 L=40
    即:鍵C8×40GB/T1096-2003
    l=L1-b=40-8=32mm T2=106.63N·m
    根據(jù)教材P106式6-1得
    σp=4T2/dhl=4×106630/28×7×32=78.5Mpa<[σp](110Mpa)
    2、輸入軸與齒輪連接采用平鍵連接
    軸徑d3=34mm L3=56mm T=260.82N·m
    查手冊P51 選A型平鍵,得:b=10 h=8 L=50
    即:鍵A10×50 GB/T1096-2003
    l=L3-b=50-10=40mm h=8mm
    σp=4T/dhl=4×260820/34×8×40=95.9Mpa<[σp](110Mpa)
    3、輸出軸與齒輪2連接用平鍵連接
    軸徑d2=56mm L2=45mm T=116.3N.m
    查手冊P51 選用A型平鍵,得:b=16 h=10 L=36
    即:鍵A16×36GB/T1096-2003
    l=L2-b=36-16=20mm h=10mm
    根據(jù)教材P106(6-1)式得
    σp=4T/dhl=4×116300/56×10×20=41.5Mpa<[σp] (110Mpa)





    ...
文檔留言
驗證碼: 請在右側輸入驗證碼 看不清楚,換一個
更多..相關文檔
    無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