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裝配標準與方法
- 文件介紹:
- 該文件為 doc 格式,下載需要 1 積分
- 機械裝配標準與方法第一節 零部件的清洗
一、 裝配前應了解設備的結構、裝配技術和工藝要求。對需要裝配的零、部件配合尺寸、相關精度、配合面、滑動面應進行復查和清洗處理,并應按照標記及裝配順序進行裝配。
二、 清洗設備及裝配件表面的防銹油脂,宜采用下列方法:
1、對設備及大、中型部件的局部清洗,宜采用現行國家標準《溶劑油》、《航空洗滌汽油》、《輕柴油》、乙醇和金屬清洗劑進行擦洗和涮洗;金屬清洗劑應符合本規范附錄十一的規定。
2、對中、小型狀較復雜的裝配件,可采用相應的清洗液浸泡、浸洗時間隨清洗液的性質、溫度和裝配件的要求確定,宜為2-20min,且宜采用多步清洗法或浸、涮結合清洗;采用加熱浸洗時,應控制清洗液溫度;被清洗件不得接觸容器壁。
3、對形狀復雜、污垢粘附嚴重的裝配件宜采用溶劑油、蒸汽、熱空氣、金屬清洗劑和三氯乙烯等清洗液進行噴洗;對精密零件、滾動軸承等不得用噴洗法。
4、當對裝配件進行最后清洗時,宜采用超聲波裝置,并宜采用溶劑油、清洗汽油、輕柴油、金屬清洗劑和三氯乙烯等進行超聲波清洗。
5、對形狀復雜、油垢粘附嚴重、清洗要求高的裝配件,宜采用溶劑油、清洗汽油、輕柴油、金屬清洗劑、三氯乙烯和堿液等進行一噴聯合清洗。
三、 設備加工表面上的防銹漆,應采用相應的稀釋劑或脫漆劑等溶劑進行清洗。
四、 設備零、部件經清洗后,應立即進行干燥處理,并應采取防返銹措施。
五、 設備組裝時,一般固定結合面組裝后,應用0.05mm塞尺檢查,插入深度應小于0.2mm移動長度應小于檢驗長度的1/10;重要的固定結合面緊固后,用0.04mm塞尺檢查,不得插入;特別重要的固定結合面,緊固前后均不得插入。
六、 帶有內腔的設備或部件在封閉前,應仔細檢查和清理,其內部不得有任何異物。
七、 對安裝后不易拆卸、檢查、修理的油箱或水箱、裝配前應作滲漏和氣密檢查。
第二節螺栓、鍵、定位銷的裝配
一、 裝配螺栓時,應符合下列要求:
1、緊固時,宜采用呆扳手,不得使用打擊法和超過螺栓許用應力。
2、螺栓頭、螺母與被連接件的接觸應緊密,對接觸面積和接觸間隙有特殊
要求的,尚應按技術規定要求進行檢驗。
3、有預緊力要求的連接應按裝配規定的預緊力進行預緊,可選用機械、液壓拉伸法和加熱法;鋼制螺栓加熱溫度不得超過400℃。
4、螺栓與螺母擰緊后,螺栓應露出螺母2-4個螺距;沉頭螺釘擰緊后,釘頭應埋入機件內,不得外露。
5、有鎖緊要求的,擰緊后應按其技術規定鎖緊;用雙螺母鎖緊時,薄螺母應裝在厚螺母之下;每個螺母下面不得用2個相同墊圈。
二、 不銹鋼、銅、鋁等材質的螺栓裝配時,應在螺紋部分涂抹潤滑劑。
三、 有預緊力要求的螺栓連接,其預緊力可采用下列方法測定:
1、應利用專門裝配工具中的扭力扳手、電動或氣動扳手等,直接測得數值。
2、測量螺栓擰緊后伸長的長度Lm(圖1)應按下式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