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雙筒體回轉式熱解窯內筒支撐結構
- 文件介紹:
- 該文件為 doc 格式,下載需要 10 積分
- 傳統的水泥回轉窯采用單筒體,內部砌耐火磚。回轉式粉煤熱解窯內布置多組加熱管束,為了固定加熱管束及防止耐火磚脫裂,故采用雙筒體結構。對于大型回轉筒體,常溫及高溫狀態內筒體的穩定支撐以及內、外筒體的同心是確保窯頭、窯尾可靠密封的關鍵。 一種雙筒體回轉式熱解窯內筒支撐結構
王廣收 趙玉良 呂江 葛延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熱解窯內筒體的支撐方法,可實現內筒體在常溫及高溫狀態下與外筒體的同心,屬化工裝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傳統的水泥回轉窯采用單筒體,內部砌耐火磚。回轉式粉煤熱解窯內布置多組加熱管束,為了固定加熱管束及防止耐火磚脫裂,故采用雙筒體結構。對于大型回轉筒體,常溫及高溫狀態內筒體的穩定支撐以及內、外筒體的同心是確保窯頭、窯尾可靠密封的關鍵。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粉煤熱解窯內、外筒體在常溫及高溫狀態下周向和軸向膨脹量不同的問題,提出了一種可靠經濟的機構來保證內筒體的支撐及內、外筒體的同心,以便于應用和推廣。
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雙筒體回轉式熱解窯內筒支撐結構,主要包括支撐組件及導向傳力組件。
支撐組件主要包括滑動基座、彈簧導向桿、彈簧組件、壓環、隔熱體、導向筒、型鋼支腿等,基座焊接于外筒體上,上部的型鋼支腿與導向傳力組件的傳力軸相連接;導向傳力組件主要包括傳力軸、石墨環、石墨環基體以及螺栓墊片等,石墨環與內筒體緊密貼合。內筒體的重力施加于導向傳力組件上然后再傳遞給支撐組件實現對內筒體的支撐,當內筒體受熱周向膨脹后彈性組件能夠對膨脹量進行補償,而軸向膨脹可以通過在石墨環上滑動而釋放。
為能更有效的說明本發明專利所達到的目的、功效與特征,配合圖示說明如下:
附圖說明
圖1是為本發明在雙筒體中的周向安裝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結構原理圖;
圖中標記含義如下:
100、200—支撐組件,300—導向傳力組件,1—滑動基座,2—彈簧導向桿,3—第一彈簧,4—彈簧壓環,5—第二彈簧基座,6—第二彈簧,7—隔熱體,8—型鋼支腿,9—螺栓,10—墊圈,11—石墨環,12—石墨環基體,13—傳力軸,14—導向筒,15—預緊螺母。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結構和工作原理予以詳細敘述。
參照圖1,一種雙筒體回轉式熱解窯內筒支撐結構,其在內、外筒體之間安裝,在周向及軸向的安裝數量依據實際工況而定。
參照圖2,所述支撐結構由三部分組成,包括兩個相同的支撐組件100和200以及導向傳力組件300。其中支撐組件100包括滑動基座1,其焊接于外筒體上,彈簧導向桿2裝于滑動基座之內,第一彈簧3套于彈簧導向桿2上,所述第一彈簧3上有彈簧壓環4,彈簧壓環4依靠預緊螺母15在彈簧導向桿2上的運動實現對第一彈簧3的預緊,第二彈簧基座5位于彈簧壓環4之上,第二彈簧6介于隔熱體7與第二彈簧基座5之間,隔熱體7嵌入型鋼支腿8中,型鋼支腿8上開有長條方孔,導向筒14焊接在彈簧導向桿2上。
導向傳力組件300包括兩個相同的滑動塊以及傳力軸13,其中傳力軸13的兩端為方頭結構,與型鋼支腿8配合使用,為導向傳力組件300的安裝起導向作用,滑動塊由石墨環基體12和石墨環11以及螺栓9、墊圈10組成,石墨環11通過螺栓9固定于石墨環基體12上,石墨環11與內筒體之間貼合安裝,而傳力軸13現場焊接于型鋼支腿8上。
本發明的工作原理是:本發明運用于雙筒體回轉式熱解窯內筒體的支撐。在安裝前通過預緊螺母15把第一彈簧3預壓,壓緊力稍大于支撐筒體重力所需要的力,常溫狀態下回轉窯運行時內筒體及物料的重力通過導向傳力組件300傳遞給型鋼支腿8,型鋼支腿通過壓縮隔熱體7以及第二彈簧6,這時第二彈簧6會有小量的變形,而由于第一彈簧3的預緊力大于支撐所需要的力,因此在常溫狀態下其不會發生變形。當正常工作時,內筒體處于高溫狀態,其會在周向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