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現場管理制度
- 文件介紹:
- 該文件為 doc 格式,下載需要 1 積分
- 生產現場管理制度生產現場管理制度
生產現場(包括各類工作現場,下同)管理,是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企業的形象、管理水平和精神面貌的綜合反映。提高企業生產現場管理水平,改善生產現場環境,保持現場文明、整潔,消除“跑、冒、漏、滴”和“臟、亂、差”狀況,是提高產品質量、確保生產安全、增強企業競爭力的基礎工作,是企業自身發展的需要。為加強現場管理特制訂本管理制度。
第一章 生產現場定置管理
一、生產現場實行“定置管理”,使人流、物流、信息流規范、暢通有序,縮短無效工作時間,提升生產效率。
二、定置的原則
1、一切與生產有關的“物品”均要定置的原則;
2、“物品”放置標準化、規范化、科學化、有序化的原則;
3、安全、文明、有序生產的原則;
4、一切生產活動單元成線生產的原則;
5、提高生產、工作效率的原則;
6、生產現場不得有與本批次生產無關物品(包括生活用品,下同)的原則。
三、定置的對象
1、生產現場的原材料、包裝材料、工(器)具、半成品、在制品、產成品、不良品、設備附件、配件、及在生產(使用,下同)過程中需改變位置的其它物品和允許進入生產區的其它勞保等物品;辦公桌、凳椅、文件柜、工具柜、更衣柜、操作臺;
2、所有操作崗位。
四、定置的要求和方法
1、產成品、半成品(指因缺標簽已裝瓶、缺箱貼已裝箱的產品,下同)必須分區整齊堆碼在貨架板上,并掛標識牌,合格品用綠色字牌、待檢品用黃色字牌、不合格品用紅色字牌;
2、待包裝的中間品打入貯液罐后,配料車間必須與包裝車間進行交接,注明罐號、品名、PF號、配制日期、數量、擬包裝規格等,懸掛定置標示牌并作好記錄;
3、已定置不需移動的物品,固定后不允許挪動,所定置的物件應與標示牌相符,且用統一制作的標示牌懸掛在被定置物的上方;因生產確需改變位置的物品,必須圈定指定區域定置,使用完后必須定置復原。所圈定的區域可用油漆劃線或護欄標定;
4、文件柜、工具柜、操作臺、凳椅、工(器)具等的定置:按合理擺設、成線、科學的原則放在固定的位置;
5、設備、設施的定置:按生產線工藝、管道走向、布局兼顧美觀、整齊、就近、方便、成線進行布置;
6、臨時組合的操作單元一律按成線組織、操作方便的原則進行定置;
7、各操作崗位應用標識牌進行定置,明確標識崗位功能、操作人、到崗時間、崗位狀態、離崗時間、離崗原因等內容;
8、各車間生產信息狀態標識牌應填寫完整、一目了然;
9、所有包裝材料領用必須按《倉庫管理制度》和生產通知單的要求定額發放,嚴格進行消耗考核;
10、生產現場領用的包裝材料必須堆碼整齊,存放在指定位置;
11、因包材庫庫容不夠,臨時寄存在車間的包裝材料應掛有物料標示卡,標明品名、規格、數量、來源、批號等;
12、所有進入報廢庫的包材——卷膜必須經包材倉管過磅簽字認可,否則按當班消耗計算考核;報廢庫上鎖,由包材倉管專管。
五、其它規定
1、倉庫所有物料都必須掛有貨位卡,標明品名、規格、數量、來源、批號等,并做到帳、卡、物相符;
2、所有檢驗合格的產成品、半成品當天必須全部辦理入庫,不得滯留在生產車間;
3、實行“單單清”的清理原則:即做任何一單規格產品,生產完成后必須認真按要求清理生產現場,所有與之相關的產成品、半成品、包材、廢品等必須全部清理出生產現場,該入庫的入庫、該退庫的退庫。剩余包裝材料應嚴格執行《倉庫管理制度》中《物資退庫》規定。
4、生產現場實行更衣柜管理,所有生產基地員工一律穿工作服;生產廠區員工工作服不準穿離第一道崗,并不得穿進食堂吃飯;
5、生產車間飲用水及茶器一律進入車間辦公室,飲水不得進入生產區;嚴禁在生產區或生產區辦公室吃任何食物。
第二章 生產現場環境衛生管理
一、各部門負責人、車間主管、班組長是各自現場環境衛生的責任人。
二、工作、生產現場、室內天花板、門窗、玻璃、燈具、電扇、走廊、地面應保持干凈,辦公用品、用具應擺放整齊、美觀,做到無積水、無藥液殘渣、無紙屑、無痰跡、無積塵、無蛛網、無與生產工作無關的物品。
三、責任下水道、溝應保持見底暢通、無積渣、無雜物,各責任區窨井每月清掏一次。
四、責任廁所保持干凈,無積塵、積糞、積水,無蛛網,壁面干凈。
五、生產中產生的廢棄物及垃圾必須采用專用桶盛裝,每班應對垃圾桶清理,保持垃圾桶外干凈,桶內不得有可回收利用物資。
六、生產區除垃圾站外,其他地方不得堆放廢棄物及垃圾。
七、生產區內施工必須采用有效措施將施工現場與其它周圍環境隔離,不得對環境產生污染,并在施工完工后及時對現場進行清理,誰施工誰負責。
八、其它未涉及到的有關環境衛生方面的內容嚴格按原《環境衛生管理制度》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