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原理內容
- 文件介紹:
- 該文件為 docx 格式,下載需要 10 積分
-
- 第一章機械原理(theory of machines and mechanisms)
第一章 緒論
一、學什么? ——本課程的研究對象及內容
1、研究對象:機械
機械(machinery)是機器和機構的總稱
機構(mechanism)是用來傳遞與變換運動和力的可動的裝置。如連桿機構、齒輪機構、帶傳動機構、鏈傳動機構、凸輪機構、螺旋機構等。
機器(machine)是根據某種使用要求而設計的用來變換或傳遞能量、物料和信息的執行機械運動的裝置。如電動機或發電機用來變換物料的狀態、起重運輸機械用來傳遞物料、計算機用來變換信息等。
結論:機器是一種用來變換或傳遞能量、物料與信息的機構的組合。
2、研究內容
研究有關機械的基本理論問題:
機構結構分析的基本知識 各種機器和機構所具有的一般共性問題
機構的運動分析
機構動力學 各種機器中常用機構的性能及其設計方法問
常用機構的分析與設計 題
機械系統的方案設計 機械系統的方案及創新設計問題
二、為何學?——學習本課程的目的
1、本課程的性質及任務
性質:研究機械的基礎理論的一門科學。
機械類各專業的一門重要的技術基礎課程。
任務:掌握機構學和機構動力學的基本的理論、知識和技能。
學會各種常用基本機構的分析和綜合方法。
培養機械傳動系統方案設計的初步能力。
2、學習本課程的目的
打好學習相關技術基礎和專業課程的基礎
增強今后從事機械技術、設計和研究工作的適應能力和創新能力。
機械原理研究的新方向:機器人技術,例如:智能仿人機器人、仿人靈巧手、并聯機器人;微機械技術,例如:微飛行機器人、微機器人內窺鏡系統、微齒輪機構。
三、如何學?——學習本課程的方法
1.掌握本課程的特點:具有一定的理論系統性及邏輯性和較強的工程實踐性。
2.注重理論聯系實際:理解需有一定的實際感性認識,注意理論如何在工程實際中的應用。
3.逐步建立工程觀念:與工程有關的術語、公式及標準和簡化方法多,問題解法多及多解性。要有分析、判斷、決策的能力和綜合分析、全面考慮問題的習慣。還要有科學嚴謹和一絲不茍的工作作風。
4.認真對待各教學環節:自學、聽課、作業、討論、答疑和考試,以及實驗課和課程設計...